此诗《归雁》由明代诗人陆光宙所作,通过对大雁北征的描绘,寓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万里衡阳雁,春来又北征”,开篇即以大雁的迁徙行为为引子,展现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象。大雁跨越万里的距离,从南方的衡阳飞向北方,春天的到来再次催动它们踏上北征的旅程。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隐喻着人生的迁徙与追求。
“谁怜失群影,故作断肠声”两句,诗人将情感投射于大雁身上,通过描述一只失群的大雁发出的哀鸣,表达了对孤独与离别的深切同情。失群的大雁,其断肠之声,既是对自己处境的哀叹,也是对同类的呼唤,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朔漠风犹劲,关山月自明”则进一步渲染了大雁北征途中的环境氛围。朔漠之地,狂风依旧强劲;关山之间,明月依然皎洁。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坚韧与明亮,即便面对艰难险阻,仍能保持内心的光明与坚定。
最后,“素书吾欲寄,须到雒阳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素书,即简朴的信件,诗人想要通过这封信传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寄送这封信的路途遥远,需要经过雒阳城。这句话既是对远方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综上所述,《归雁》一诗通过描绘大雁北征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