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赠给名叫嵩长老的净土禅师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嵩长老的敬仰和对他修行生活的赞赏。首句“林泉久安住”描绘了嵩长老在宁静的山林泉石间长久地安居,暗示他已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次句“心境两无尘”进一步强调他的心境清澈,不被世俗杂念所扰。
第三句“禅外牵馀想”暗指嵩长老的禅定功夫深厚,连禅修之外的念头都很少被牵引。第四句“诗中老此身”则通过写诗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悟,寓言自己在诗歌创作中找到了精神归宿。
第五句“虚怀延海众”赞扬嵩长老胸怀宽广,能接纳各方人士,如同大海包容万物。最后一句“伟特如师少,相逢悟宿因”高度评价嵩长老的智慧独特,认为他们的相遇是前世因缘的体现,彼此都能从对方身上得到启示和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禅修生活和禅师的修为为主,体现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禅师人格魅力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