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道中

杨酋之后安奢酋,战骨平途行人愁。

奇斧削成山势虬,寒云蔽天声飕飕,不知何处引箜篌。

龙场一丞今在不,弃妇途中煎百忧。

女儿夜半啼旦讴,闻之太息上笛楼。

绝无本地人声喉,边臣镜里霜满头。

行人为歌行役休,巴滇尽日若相酬。

楚水吴山何日收,归去来兮不少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贵阳道中的凄凉景象和人物的复杂情感。开篇“杨酋之后安奢酋,战骨平途行人愁”以历史上的冲突为背景,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后世的哀愁。接着,“奇斧削成山势虬,寒云蔽天声飕飕”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阴冷、压抑的氛围,山势如虬龙般蜿蜒,寒云遮天蔽日,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不祥。

“不知何处引箜篌”一句,将音乐引入画面,箜篌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却找不到演奏者,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独感。随后,“龙场一丞今在不,弃妇途中煎百忧”将视角转向了社会底层的人物,一个被遗弃的妇人在路上煎熬着百般忧愁,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悲哀。

“女儿夜半啼旦讴,闻之太息上笛楼”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在夜晚哭泣,早晨又继续歌唱,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是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绝无本地人声喉,边臣镜里霜满头”则将目光投向了边疆的官员,他们年华老去,却依然坚守岗位,面对的是边疆的严酷环境与复杂局势。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边疆治理的一种反思。

最后,“行人为歌行役休,巴滇尽日若相酬。楚水吴山何日收,归去来兮不少留”表达了诗人对于行旅生涯的厌倦与渴望回归的强烈愿望。巴滇、楚水、吴山等地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地理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对边疆治理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8)

许国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送予至贵阳者诗令之回

文君一作白头吟,不由相如不断心。

聘女茂陵且休矣,不记垆前意思深。

亦知穷愁相守好,悔得当年作赋金。

文字市金已可耻,况与妇人媚天子。

一贫一富见交情,夫妇之间波浪生。

形式: 古风

定远行

洪武皇帝之开天,定远戚氏在军前。

功成九世蓬莱边,七代二百有馀年。

世穆神庙之时,佥让少保南塘先生贤。

纪效诸书遗后篇,能读之者有我友。

宾阳将军之纂缉而可传,神而明矣何以企。

耻习榆延偏将媚,所以于世来猜忌。

可笑人言伏波意,不幸相逢烨与治。

涌月楼又骇折荔,将军闻之漠漠不为意。

中之惨淡悠焚者,只在江左流氛炽。

我亦甲戌夏月至,我亦未免有情绝交际。

我同将军二载以来尊狱吏,落落莫莫人莫器。

喜观将军中夜起舞掀双臂,石有端溪叶有柿。

迩闻至尊欲以东北寄,又值将军悬弧次。

我亦欲邀宥而过新丰肆,不能赠金只赠字,我与将军二人亦云堪拔帜。

过此不复惊巫魅,何时同心以同事。

我为将军酌一瓶,我为将军试一赓。

事君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四十之后孰所生,每一念及应涕倾。

丈夫不可不多情,为君为亲在此行,我之言此非不平。

形式: 古风

杂诗

作诗亦似遇佳人,无心方得好诗邻。

读书又如对佳宾,斋心方得好书亲。

愿君勿效唐宋诗,唐宋以下如骈枝。

愿君勿掀秦汉书,秦汉以下如蠹鱼。

六经一座整衣冠,清风习习生云端。

秦汉之下作朋友,雠磨一字不肯宽。

形式: 古风

弃妇篇

庭前双桃李,及时花又子。

明岁亦如斯,岁岁春风里。

孰云贱妾可相比,一朝轻掷成覆水。

夫婿孰云如岁时,一岁一时情未离。

可知男儿情多少,不及女流酒一卮。

老姑何尝怒堂上,草草直把中心痴。

何必区区分缣素,吟就白头他不顾。

妇人三十亦翩翩,抚影不自知其故。

新人不是可恨人,郎亦不过钱为主。

儿饥女哭门墙东,寄与新人勿太妒,尤愿新郎勿再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