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虞美人草

垓下悲歌夜帐寒,美人无奈返魂难。

死常为卉随春碧,生误如花染血丹。

胡地并传青冢怨,楚江休比马嵬看。

萦烟泫雨年年色,添得王孙恨渺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咏虞美人草》由明代诗人汤珍所作,通过对虞美人草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感与自然之美。

首句“垓下悲歌夜帐寒”,以垓下之战的悲剧背景开篇,暗示了虞美人草生长之地曾是英雄末路、美人哀伤之处,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接着,“美人无奈返魂难”一句,借虞美人草之名,暗喻历史上的美人佳话,表达了对美人命运的同情和无奈。

“死常为卉随春碧,生误如花染血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虞美人草在死亡时依然保持生机盎然的绿色,象征生命的顽强;另一方面,也讽刺其在生时却因某种原因而染上血红,寓意人生的不幸与无奈。这种生死之间的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胡地并传青冢怨,楚江休比马嵬看”则进一步将虞美人草与历史上的两个著名地点——青冢(昭君墓)和马嵬坡(杨贵妃之死处)相联系,通过比较,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事件中女性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她们所承受的苦难的同情。

最后,“萦烟泫雨年年色,添得王孙恨渺漫”两句,以自然界的烟雨渲染,赋予虞美人草以永恒的生命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思考与无尽哀思。这里的“王孙”既可指历史上的王公贵族,也可泛指所有对历史人物命运感同身受的读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虞美人草的自然之美,更深刻地探讨了历史、生命、爱情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6)

汤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鸡鸣山塔

郁纡栏槛起玲珑,金雘高凌绝顶雄。

四际山河云霭散,中天铃索梵音通。

神光独转千轮藏,元气常含万里风。

半夜天鸡鸣晓色,扶桑先影海枝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谷日

人日才过谷日来,冷云阴覆姑苏台。

春姿欲动梅羞涩,华发相将岁暗催。

忆别独吟东阁两,息机行剪北山莱。

清欢不为穷愁减,瓮绿浮浮酿好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沈子润卿

齐女门南一草堂,丛梅高柳郁成行。

青春步屧随藜杖,绿水临濠着野航。

解组尽容陶令醉,典衣休笑杜陵狂。

閒情草就郊居赋,不羡当年顾辟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留城怀张子房事

尘沙漠漠古留城,食邑曾开万户荣。

主郁肯教移汉嗣,功成终隐为韩名。

从容帏幄风如在,导引神仙见独明。

矰缴不离鸿翮远,岩岩黄石共高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