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十首(其九)

长安忆,其九忆权门。

罗刹变成千手眼,金银别砌一乾坤。炙手更惊魂。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忆长安十首·其九》以长安为背景,通过权门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奢华与权势的影响力。"罗刹变成千手眼"运用了神话中的形象,比喻权贵之家的权势无所不在,如同千手观音般掌控一切。"金银别砌一乾坤"则进一步描绘了权门内部用金银堆砌的豪奢景象,仿佛构建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最后一句"炙手更惊魂"直击人心,表达了对权势压迫和金钱腐蚀社会风气的深深忧虑,以及普通百姓在其中感受到的惊惧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讽刺意味浓厚,揭示了明朝时期社会的不公与世态炎凉。

收录诗词(198)

俞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籍贯:上元
  • 生卒年:公元一六0一年

相关古诗词

忆长安十首(其十)

长安忆,其十忆风波。

恶口毒肠三面鬼,盈街塞路九头魔。行不得哥哥。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押[歌]韵

望江南(其一)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流盼处,相对两峰尖。

扇底不防明月上,轻衫微动晚风纤。聊复为郎淹。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其二)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寻去路,小径竹林边。

却似武陵踪自杳,还如雒浦梦相牵。空来拾翠钿。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王孙(其一)本题

王孙踪迹惯天涯。草绿春归不忆家。

晚风和月到窗纱。惜年华。飞絮游丝共落花。

形式: 词牌: 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