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雁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翻译

北风年年有意吹到塞外,悲秋的大雁结成伴侣将飞向南方。寂寥的关塞,广漠的天空,满腔的哀怨向谁倾诉呢?雁群飞过水滩,越过水中的沙洲,只是恋着江南的故土,它们落在沙滩上象是筝上参差错落的弦柱。
雁群飞蓟水滨,落下又惊起,似乎败荷疏雨都使雁群惊恐不安。大雁升空继续高飞远去,它们象一条绳悬挂云端。雁群飞得疲惫了,在暮色苍茫的天际渐渐欹斜低飘:但对江南的相思萦绕于心,它们没有停留下来。又蘸着冷风离去。

注释

俦侣:伴侣。
紫塞:指长城。
此处泛指北方塞外。
金河:指秋空。
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所以称秋空为金河。
回汀枉渚:汀,水边平地。
渚:水中小洲。
回,枉:弯曲的形状。
筝柱:指筝上的弦柱。
此处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
浦:水滨。
一绳云杪: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
欹斜:倾斜不平。

鉴赏

这首词以雁为引,抒发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意浓厚的画面,北风劲吹,紫塞孤城,金河冷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无人可诉的哀愁油然而生。接着,词人借雁南飞至江南,表达了对温暖南方的向往和对滞留北方的无奈。

雁儿在汀洲和沙岸上徘徊,仿佛也在寻找栖息之处,但又因惧怕风雨中的残荷而难以安定。词人将雁的飞行轨迹比作筝柱,形象地展现了它们在空中排列成行的姿态。然后,他细致描绘了雁群在云中一字排开,如同悬针垂露般的情景,寓意着离愁别绪的绵长。

最后,词人感叹无法将满腔相思之情全部寄托于雁,只能任其随着秋水飘向远方,直至视线模糊,天色渐暗。整首词以雁为载体,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离愁。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一)

两重楼柱相思木。两头月子西南屋。冰透镂金鞋。

夜深来不来。中庭风露冷。乍逼帘衣紧。

低放剪刀声。知卿无那情。

形式:

菩萨蛮(其二)

屏山宛转帘栊窄。绣花爱绣双鸂鵣。今夜不分床。

怜人是乍凉。罗衫衫袖薄。贪凭阑干角。

花冷未宜眠。楼头月下弦。

形式:

菩萨蛮(其三)

紫绡衫子青裙褶。月明花影伤心白。私倚小楼前。

雁声寒一天。三更更漏急。刬袜阶前立。

泪海一身藏。妨身变海棠。

形式:

菩萨蛮(其四)

芙蓉楼上西风冷。银河乍隔人双影。香近珠魂销。

夜深曾渡桥。画来知不似。写个人人字。

钗影一行行。两边金凤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