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傍晚图景。首句“残阳初暝晚烟浮”以夕阳西下,暮霭轻笼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接着“樵牧人归古渡头”,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劳作一天的人们返回家园的情景,古渡头的意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小艇趁风凌草屿,轻帆映月上沙洲。”这两句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水乡的活力与和谐,小艇乘风破浪,轻帆在月光下缓缓前行,草屿和沙洲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之美。
“芦边野鹜惊波乱,蓝里河鱼换酒赒。”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芦苇荡中野鸭因波浪的扰动而惊飞,河中的鱼儿似乎也在为渔民的归来而欢腾,这一场景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和渔家生活的乐趣。
最后,“最羡时閒烽火息,戍灯刚出赤嵌楼。”诗人表达了对和平岁月的向往,烽火熄灭象征着战争的结束,戍楼的灯光则寄托了对守卫边疆将士的敬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深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