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尧化门车中赋

倚軨天似醉,问何地,著羁才。

堪乱雪荒壕,春鹃泪点,残梦楼台。低徊。

笛中怨语,有梅花、休傍故园开。

燕外寒欺酒力,莺边煖阁吟怀。惊猜。鬓缕霜埃。

杯暗引,剑空埋。甚萧瑟兰成,江关投老,一赋谁哀。

秦淮。旧时月色,带栖乌、还过女墙来。

莫向危帆北睇,山青如发无涯。

形式: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车行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与深沉的历史感慨。

“倚軨天似醉”,开篇即以“軨”字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朦胧之感,仿佛大地与天空都沉浸在一种醉意之中,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紧接着,“问何地,著羁才”,表达了作者对于身处之地的疑惑与迷茫,以及对自己身份和命运的思考。

“堪乱雪荒壕,春鹃泪点,残梦楼台”,这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中。乱雪、荒壕、春鹃的啼鸣、残梦中的楼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凄凉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低徊。笛中怨语,有梅花、休傍故园开”,笛声中的怨语与梅花的开放形成对比,梅花本是高洁的象征,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显得格外凄美,暗示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燕外寒欺酒力,莺边煖阁吟怀”,燕子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更加坚强,而黄莺在温暖的环境中则更显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作者内心世界的冲突与挣扎。

“惊猜。鬓缕霜埃。杯暗引,剑空埋”,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在鬓角留下了霜白的痕迹,生活的磨砺使得酒杯变得暗淡,剑虽空置却依然承载着过去的荣耀与梦想。这一系列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

“甚萧瑟兰成,江关投老,一赋谁哀”,引用了兰成(兰亭序作者王羲之)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在晚年远离家乡、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哀伤,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共鸣。

“秦淮。旧时月色,带栖乌、还过女墙来”,秦淮河畔的月色依旧,但曾经的繁华已不再,乌鸦在月光下飞过城墙,象征着往昔的荣光与现在的落寞。这一场景的描绘,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莫向危帆北睇,山青如发无涯”,最后两句提醒自己不要回头望向那即将远去的危险航程,山青如发,意味着前方还有无限的可能与希望。这句话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过去的释然。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位晚清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复杂心境与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13)

张尔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春来又将北游,赋别海上二三知友

素弦尘挂壁,又弹指,作离声。

叹海燕春来,江南代北,两地逢迎。

兴亡事,天不管,便铜人、无泪也堪倾。

黯黯衰兰古道,离离芳草长汀。神京。回首暮云平。

慷慨重行行。问结客幽并,高生鞍马,可抵浮名。

阳关句,休更唱,只吴山、西笑眼还青。

竹叶于人落寞,杨花似我飘零。

形式:

采桑子.病榻梦后作

年来消尽文园渴,燕馆清都。伏枕香炉。

一卧沧波似五湖。江南行尽知何处,天远平芜。

暮雨镫初。面面屏山画鹧鸪。

形式:

采桑子.史馆秋蓼

旧家池馆栽无地,一角墙东。画出霜容。

澹到秋心不许红。夕阳著意相怜藉,媚尽西风。

蝶梦烟空。明日登楼送塞鸿。

形式:

虞美人

高台百尺凌歊起。轻命危阑倚。不辞日日望长安。

多少龙楼凤阙五云端。乌头马角君休问。

天与安排定。拟将身世付渔竿。

已是北湖南埭水漫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