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多丽

敛同云。破腊雪霁前村。

占阳和、孤根先暖,数枝已报新春。

如青女、谩同素质,笑姑射、难并天真。

疏影横斜,澄波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驿畔,行人立马,回首几销魂。

江南远,陇使趁程,踏尽冰痕。

有个人人,玉肌偏似,移我常对金尊。

捻纤枝、鬓边斜戴,嗅芳蕊、眉晕潜分。

素脸笼霞,香心喷日,寿阳妆罢酒初醒。

待调鼎、须贪结子,忍见落纷纷。

霜天晓,愁闻画角,声断谯门。

形式: 词牌: 多丽

翻译

收敛起乌云。腊月雪后初晴,山村景色清新。
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孤独的树根首先感受到温暖,已有几枝花朵报春。
如同青女虽洁白,却不如春天般自然;姑射仙子的美也无法与纯真相比。
稀疏的影子横斜,清澈的水面微波荡漾,夜晚月光下暗香浮动。
山路边,旅人停下马匹,回头望去,心生无限感慨。
江南遥远,使者急于赶路,踏遍冰雪痕迹。
有个美人,肌肤如玉,常伴我饮酒,使我陶醉。
她把花枝插在鬓边,轻嗅花蕊,眉间洋溢着香气。
素颜映照着霞光,内心散发出香气,妆罢后酒意微醒。
等待煮茶,期待丰收果实,怎忍心看到花儿纷纷凋零。
清晨寒霜中,听到城楼上的号角声,让人愁绪满怀。

注释

敛同云:收敛乌云。
破腊:腊月过后。
阳和:温暖的阳光。
姑射:古代美女的代称。
天真:自然纯真之美。
澄波:清澈的水面。
山驿:山中的驿站。
寿阳妆:古代女子的一种妆容。
调鼎:烹调食物。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
谯门:城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首句“敛同云”即设定了全诗柔和、温馨的氛围。“破腊雪霁前村”中,“破腊雪”写出了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而“霁前村”则勾勒出一幅春日村景,给人以宁静安详之感。接着,“占阳和、孤根先暖,数枝已报新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其中“占阳和”写出了阳光温暖的场景,而“孤根先暖”则细腻地表现了植物对阳光的渴望和反应。

在“如青女、谩同素质,笑姑射、难并天真”一句中,“如青女”等形象传递出女性的柔美与纯净,而“笑姑射、难并天真”则展现了女性的活泼与自然。

“疏影横斜,澄波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几句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其中“疏影横斜”可见到树木投射的斜阳,“澄波清浅”形容水面的清澈,而“暗香浮动月黄昏”则让人感受到夜晚微风中花香的飘逸。

“山驿畔,行人立马,回首几销魂”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思念,“江南远,陇使趁程,踏尽冰痕”则写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感。

“有个人人,玉肌偏似,移我常对金尊”一句中,“玉肌偏似”形容女性的皮肤如玉般细腻,而“移我常对金尊”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最后几句“捻纤枝、鬓边斜戴,嗅芳蕊、眉晕潜分。素脸笼霞,香心喷日,寿阳妆罢酒初醒。待调鼎、须贪结子,忍见落纷纷。霜天晓,愁闻画角,声断谯门”则是对女性装饰和春日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写和对人事的温婉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美好与哀愁的春天世界。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一)

天威乱糁琼蕤密。一光吞尽千山碧。梅与雪争妍。

孤香风暗传。玉骨从来瘦。不奈春僝僽。

羌管一声残。水乡生暮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寿女人五月十五

宫样迎春髻。玉步金莲细。初度是今朝。

嫦娥降九霄。兰玉行荣贵。德备共姜义。

夏半月团圆。称觞祝寿筵。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金风簌簌惊黄叶。高楼影转银蟾匝。梦断绣帘垂。

月明乌鹊飞。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

雁已不堪闻。砧声何处村。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

黄昏月暗清溪色。帘垂小阁霜华白。一夜玉玲珑。

横斜水月中。小行孤影动。生怕惊花梦。

半夜得春归。屏山人未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