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馀姚徐宰新作严公堂

子陵古真隐,逸气横九州。

平生江海志,自比巢与由。

鸿飞本冥冥,肯为稻粱谋。

虚屈万乘顾,枉烦物色求。

贻书诮君房,预作腰领忧。

舜江公邑里,公去踰千秋。

青山无古今,大江日东流。

人物浪淘尽,英名至今留。

当年渔钓地,陈迹馀荒丘。

徐侯有佳政,百里安田畴。

作堂名严公,怀贤慕前修。

时来对江山,一尊更献酬。

我岂隐沦欤,三黜今白头。

年来剩得闲,忘机狎群鸥。

结茅牟湖傍,一竿幸可投。

蒻笠青蓑衣,生涯寄扁舟。

严子定不死,吾将从之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寄题馀姚徐宰新作严公堂》。诗中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严子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子陵古真隐,逸气横九州”,开篇即赞美严子陵为真正的隐士,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横扫整个九州。接着,“平生江海志,自比巢与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严子陵淡泊名利、志在江海的生活态度,将其与巢父、许由相提并论,彰显其高尚品格。

“鸿飞本冥冥,肯为稻粱谋”以鸿雁比喻严子陵,说明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高远,而非物质的富足。接下来,“虚屈万乘顾,枉烦物色求”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严子陵的隐居生活不受世俗权力的干扰,也未被世人过分关注。

“贻书诮君房,预作腰领忧”两句,引用典故,说明严子陵曾写信给君房,预见了官场的种种忧虑,表达了他对官场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舜江公邑里,公去踰千秋。青山无古今,大江日东流”四句,通过对比历史与自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但严子陵的英名却如同青山绿水一般,流传至今。

“人物浪淘尽,英名至今留”总结上文,指出尽管世事如浮云般变幻,但像严子陵这样的英名却能永垂不朽。

“当年渔钓地,陈迹馀荒丘”两句,通过描述严子陵曾经隐居的地方如今已成荒丘,暗示时间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徐侯有佳政,百里安田畴。作堂名严公,怀贤慕前修”四句,转而赞美当前的徐宰,称其施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并且修建了严公堂以纪念前贤。

最后,“我岂隐沦欤,三黜今白头。年来剩得闲,忘机狎群鸥。结茅牟湖傍,一竿幸可投。蒻笠青蓑衣,生涯寄扁舟。严子定不死,吾将从之游”表达了诗人虽非真正的隐士,但内心向往隐逸生活,希望追随严子陵的脚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古代隐士的崇敬,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稚山运使作斋名藏晖且觅诗久不能成今兹以大农召行有日因成鄙句并以送行

美玉当韫椟,明珠产深渊。

达士贵混俗,大隐常居廛。

皓皓终易污,峣峣难自全。

和光同其尘,老聃有成言。

徐侯如水鉴,胸中定媸妍。

疾恶若仇雠,论事敢直前。

朅来大江西,独揽刺举权。

奸赃尽屏迹,豺狼敢垂涎。

顾欲藏其晖,名室以自镌。

老火正淫恣,旱气方接连。

怅别南浦亭,去去朝日边。

中原正涂炭,生民思息肩。

公归明光奏,输忠倾肺肝。

功成不自居,名与日月悬。

形式: 古风

江西久旱遍祷莫应稚山少卿将赴行朝一夕大雨遐迩沾足因成喜雨诗送行

老火擅炎夏,枯旱气欲然。

伤心早晚禾,注目高下田。

民穷舍耒耜,群起操戈鋋。

小偷何足道,所忧在四边。

夜来沧江雨,朝望水接天。

欢声达四境,渥泽遍大千。

清风亦徐来,扇簟皆可捐。

有怀林壑幽,僧窗思昼眠。

流浪生死海,一往六十年。

何以报主恩,粗了江西缘。

羡子朝上国,扬帆若登仙。

江山亦世情,雨后清且妍。

怅别南浦亭,杯行莫流连。

去去闻好音,一岁定九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某天资坦率人也性又刚褊偶以使事暂去行阙马上放目颇适野性作出郊一首简知我者

出郊何所欣,所欣在观眺。

殷红著新枝,浓绿浮远峤。

悠然出尘想,快若追风骠。

几年偪仄怀,儿女困嘲诮。

人生贵适意,官职岂不要。

从来坦率性,痼疾难救疗。

沈湎与独醒,亦各以所好。

鹤胫自然长,断之定号叫。

譬如食茶味,煎煎人外料。

言行自有常,安能改吾调。

浩歌归去来,家有老德耀。

永托烟云岑,终焉擅渔钓。

形式: 古风

为向伯恭题

向公天下士,慷慨有祖风。

亦复对行殿,密议禆天聪。

君臣意气合,每进尝从容。

飘飘青云志,顾肯贪天功。

荣涂拂衣归,安坐芗林中。

作堂榜企疏,进退聊比踪。

父老非故乡,何必囊金空。

俗轨竞奔驰,世路方尚同。

善为子孙谋,但务田园丰。

伟哉此二子,遐举希冥鸿。

富贵如浮云,声名压岱嵩。

千载继者谁,我友向伯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