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同年墉宰肃州四十六韵

不为华省侍,乃作边城行。

边城络河源,昔浊今澄清。

连关散屯马,地肃无甲兵。

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

毋谓一宰小,安危维群情。

君才冠西浙,耳者无异评。

谈锋剑芒铄,气骨秋山嵘。

经术蕴中厚,世故能洞莹。

末命贱贫缚,格格难吐倾。

文章托挥发,且复群流惊。

论谠力排曲,笔直词则横。

不朽有真业,何俟冠禄荣?

况今才可展,吾道资见亨。

投笔驰万里,胜请终军缨。

支绌故无虑,时要君善程。

平凉古羌壤,上游连西京。

葱岭抗其脊,十五环龙营。

汉唐迭骚扰,流血祁连城。

洮环两州卫,土旷无人耕。

培养近颇裕,四隘亦贴宁。

高阳禦冰雪,草木迎气生。

所虞沐宏化,积习仍顽冥。

善以蒸蒸法,酿兹熙熙民。

信义于肺腑,不阂如影形。

岂徒慎讼狱,剖析同渭泾。

番马积利弊,窑矿多变更。

还须坐理暇,规画潜图经。

口碑在天地,神速逾风声。

往旃勖平素,弗隳吾党名。

海色去天远,沃野桑麻荣。

为君润行色,把酒登江亭。

塞云扫西瘴,健鹘摩空青。

白日落杯盏,照见心迹明。

丈夫苦蠖屈,壮游焉涕零?

但悲我与子,比密逾弟兄。

赓词春鸟叶,拂剑秋潭泓。

此别竟参商,后会艰絮萍。

后会就匪艰,茫茫将安凭?

愿纳卑末议,方寸日夕铭。

躯骸虽间隔,梦寐倘永盟。

萧萧大风起,车盖飘然征。

春色满红坂,杨柳交华旌。

回鞭邈鸿雁,侧耳闻笛钲。

即斯景物寄,荡怀足旷闳。

讵必厕金马,毫楮争嚘嘤。

列史重循吏,万古流芳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陈同年赴肃州任县令而作的送别诗,共四十六韵。诗中表达了对陈同年才华和品德的赞誉,以及对其赴任边疆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不为华省侍,乃作边城行”,点明了陈同年并非在繁华的京城任职,而是前往边疆肃州,体现了其勇于担当的精神。接着描述肃州的地理环境,“边城络河源,昔浊今澄清”,昔日浑浊的河水如今变得清澈,象征着陈同年将带来新的治理理念和改变。

“连关散屯马,地肃无甲兵”描绘了肃州的宁静景象,强调了陈同年作为县令的职责在于维护地方安宁。“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进一步表达了对陈同年施政效果的期待,希望他能消除隐患,使地方回归和平。

接下来的几句“毋谓一宰小,安危维群情”、“君才冠西浙,耳者无异评”高度赞扬了陈同年卓越的才能和公正的评价,预示着他将对肃州产生深远影响。

“谈锋剑芒铄,气骨秋山嵘”形容陈同年言辞犀利,气节坚毅,如同秋天的高山一般巍峨。“经术蕴中厚,世故能洞莹”则表明他学识渊博,洞察世事,能够清晰地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

“末命贱贫缚,格格难吐倾”暗示陈同年出身寒微,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压力所动摇。“文章托挥发,且复群流惊”表达了对他文学才华的肯定,认为他的作品将震撼众人。

“论谠力排曲,笔直词则横”赞扬陈同年敢于直言,正直无私,其文笔刚劲有力。“不朽有真业,何俟冠禄荣?”表达了对陈同年事业追求的赞赏,认为他的成就将超越官位的荣耀。

“况今才可展,吾道资见亨”鼓励陈同年把握时机,施展才华,同时强调了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投笔驰万里,胜请终军缨”借用典故,激励陈同年像终军一样勇敢前行。

“支绌故无虑,时要君善程”提醒陈同年面对困难无需忧虑,应当把握时机,做好规划。“平凉古羌壤,上游连西京”介绍了肃州的地理位置,强调其战略重要性。

“葱岭抗其脊,十五环龙营”描绘了肃州周边的自然景观,预示着陈同年将面临复杂的环境挑战。“汉唐迭骚扰,流血祁连城”回顾历史,指出肃州曾遭受战乱之苦,希望陈同年能带来和平。

“洮环两州卫,土旷无人耕”描述了肃州的现状,土地广阔但人烟稀少,暗示陈同年需要解决人口稀少的问题。“培养近颇裕,四隘亦贴宁”表达了对陈同年改善当地经济和治安的期望。

“高阳禦冰雪,草木迎气生”比喻陈同年能抵御困难,促进地方发展。“所虞沐宏化,积习仍顽冥”提醒陈同年要注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善以蒸蒸法,酿兹熙熙民”表达了对陈同年采用积极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的期待。

“信义于肺腑,不阂如影形”强调了诚信和忠诚的重要性。“岂徒慎讼狱,剖析同渭泾”鼓励陈同年公正处理案件,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番马积利弊,窑矿多变更”提到了边疆地区可能存在的经济问题,希望陈同年能妥善解决。

“还须坐理暇,规画潜图经”提醒陈同年在繁忙之余,也要进行长远规划。“口碑在天地,神速逾风声”表达了对陈同年政绩的期待,认为他的影响力将超越时间与空间。“往旃勖平素,弗隳吾党名”鼓励陈同年保持初心,不辜负同僚的期望。

“海色去天远,沃野桑麻荣”描绘了肃州的美丽景色,预示着陈同年将带来繁荣。“为君润行色,把酒登江亭”表达了对陈同年即将启程的祝福。“塞云扫西瘴,健鹘摩空青”寓意陈同年将清除边疆的困扰,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白日落杯盏,照见心迹明”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希望陈同年的心灵如同白日般明亮。

“丈夫苦蠖屈,壮游焉涕零?”表达了对陈同年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鼓励他勇往直前。“但悲我与子,比密逾弟兄”表达了对陈同年深厚友情的珍视。“赓词春鸟叶,拂剑秋潭泓”比喻陈同年将如春鸟般自由翱翔,如秋水般深邃。“此别竟参商,后会艰絮萍”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希望两人能再次相聚。“后会就匪艰,茫茫将安凭?”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两人终将重逢。“愿纳卑末议,方寸日夕铭”表达了对陈同年建议的尊重,希望铭记在心。“躯骸虽间隔,梦寐倘永盟”表达了对友谊的坚定信念,即使身体相隔,心灵也将永远相连。“萧萧大风起,车盖飘然征”描绘了陈同年离开的场景,充满了壮志豪情。“春色满红坂,杨柳交华旌”预示着陈同年将带来生机与希望。“回鞭邈鸿雁,侧耳闻笛钲”表达了对陈同年旅途平安的祝愿。“即斯景物寄,荡怀足旷闳”表达了对陈同年未来成就的期待。“讵必厕金马,毫楮争嚘嘤”表达了对陈同年不慕虚名的态度。“列史重循吏,万古流芳馨”表达了对陈同年作为优秀官员的赞美,认为他的事迹将被历史铭记。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陈同年个人才华和品德的赞誉,也寄托了对肃州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两人深厚友情的珍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陈同年赴任边疆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和人性光辉的向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古意同潘丈论诗三章(其一)

飞想越珠海,城阙金参差。

仙姝倚高碧,华氅冰雪肌。

妙丽不可竟,一一天人姿。

就神欲与语,波云忽掩回。

若花在烟雾,但许迷离窥。

坚情守不敝,所愿讵终违?

丹籍注名姓,亦自凡庸基。

惜哉阮与刘,中道赋来归。

天台削千仞,桃叶空葳蕤。

形式: 古风

古意同潘丈论诗三章(其二)

春华绚郊甸,粉黛屯如云。

丹舆冠恒饰,来自谁家门?

道旁驻行辔,睨想神先醺。

群婢掖之出,下车偏逡巡。

高鬟灿金凤,炙日流浓芬。

作态自矜贵,气铄诸女群。

迫视眉辅间,拙丑难具论。

庸流寡真目,意羡还效颦。

一日遍城户,旧饰翻巧新。

俗尚信易溺,谁复守其真?

形式: 古风

古意同潘丈论诗三章(其三)

客心寡欢偶,恻恻惟自知。

登楼望明河,月色澄肤肌。

凉衾烂水色,独宿情不怡。

抚弦再三弄,求凰声郁伊。

此曲倘绝和,誓志安能移?

夙闻西家女,重闼深孤栖。

娟妙少俦匹,掺手工杼机。

天吴簇古锦,不织鸳鸯飞。

愿言致区区,毋令长相思。

形式: 古风

呈程少司农恩泽

鸿文炯天斗,大柄久失持。

绳枢视中表,惟公旋斡之。

夙昔诵瑶什,肝腑三年师。

青穹浩无界,井黾何能窥?

勋猷古韩范,雅望熙朝资。

仪表冠阊阖,籋月骐驎姿。

承平侍中秘,濯笔昆明池。

探骊水珠烂,绣凤云衣垂。

韶咸润扆藻,缶响皆辟驰。

至尊降颜色,恩命极荣施。

而公益持慎,佩笏深顾思。

九野图籍存,生息关度支。

节省体天意,佐理无遑时。

公馀屏群扰,著述丹黄披。

勤敏习儒素,不以名位移。

小子夙愚贱,局迹烟海陲。

束发事文翰,强效东家施。

朅来走京洛,佩剑惭无辉。

陈书弃明达,散樗良自悲。

乃非太白才,竟使昌黎知。

辱蒙折节招,升堂拜令仪。

窗云洞流素,阶草纷含蕤。

联翩集诸彦,桂酪金薤卮。

肃神饮和语,穆若春风吹。

无形溢琴趣,沨沨沦骨肌。

安知尺轨外,万象方炎曦。

耳目几宗匠,偻指增郁伊。

愿曳羲和鞭,上与朱轮追。

乔松卓囷盖,流液凝为芝。

千秋有真际,贞寿兹勉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