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见菊

野色芬敷洗露香,篱边不减御衣黄。

繁英自剪无人插,应笑陶潜两鬓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野外的景色因露水洗净而散发出芬芳,篱笆边的色彩犹如御衣般鲜艳的黄色。
繁多的花朵自然地凋落,无人采摘,它们可能会嘲笑陶渊明两鬓已白。

注释

野色:野外的景色。
芬敷:香气浓郁。
洗露香:被露水洗净的清香。
篱边:篱笆旁边。
御衣黄:像皇家御衣般的黄色(形容色彩鲜艳)。
繁英:众多的花朵。
自剪:自然凋落。
无人插:无人采摘。
应笑:应该会嘲笑。
陶潜:陶渊明(古代诗人)。
两鬓霜:两鬓斑白(指年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野色芬敷洗露香"一句,以鲜明的画面感捕捉到了初秋时分,野花竞相开放,伴随着露水散发出淡淡清香。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清新的气息和生机。

"篱边不减御衣黄"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田间的野菊与皇家才用的黄色御衣相比较,强调了野菊的美丽和珍贵。这里的“不减”二字,不仅在形象上进行描绘,更有超越物质层面的审美价值。

"繁英自剪无人插"一句,通过对花朵自然落地的情景描述,传递出一种自然、自由的意境。这里没有人为的修剪和安排,只是纯粹的自然状态,这种放任与随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本真面的喜爱。

"应笑陶潜两鬓霜"最后一句,则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与古代文人陶渊明相比较,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虽然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情与执着。诗中的“两鬓霜”隐含着岁月的流逝以及个人对生命境遇的感慨。

整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眼光和深厚的情感积淀,是一首值得细品的佳作。

收录诗词(13)

李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修书记游天台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

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

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

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

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

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异时药山偈,问道惭非翱。

形式: 古风

送燕明仲归常熟

东南江海郡,瘴雾腥蛟螭。

土俗异乡县,客子怀归思。

归思何从返,远道伤百危。

干戈久未定,一水分华夷。

壮士争挽强,觅爵唾手期。

而我痴绝甚,尚复事毛锥。

三年行在所,短褐风霜欺。

生理寄茅栋,不饱藿与藜。

苦辛攻积忧,欲语听者谁。

赖有燕公子,好事颇见奇。

邻墙肯相过,情话肝胆披。

君才駃騠骏,不受尘埃羁。

骧首志千里,蹲踏风云垂。

乃翁名世将,先朝补邦基。

殊勋鼎彝在,劲节不少亏。

后昆德泽盛,衮衮固未衰。

形式: 古风

一井金(其一)

绿阴清昼。两茸茸、梅子黄时候。华堂金兽。

香润炉烟透。舞燕回轻袖。歌凤翻新奏。

院静人稀,永日迟迟花漏。

形式: 押[宥]韵

一井金(其二)

一杯为寿。笑捧处、自传纤手钗头。

况有瑞草,齐眉偕老,应难比效。

鸳鸾镇日于飞,惟愿一百二十岁,永同欢,如鱼似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