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绕佛阁》是金兆蕃先生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以雷峰塔内的经卷为题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
“剩铃系槛”,开篇即以“剩铃”与“系槛”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寂寥的氛围,仿佛是历史的余音在耳边回响。“山半竦立,谁记年岁”,山峰半高耸入云,岁月无声,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阑护峰趾”,栏杆围绕着山峰的脚趾,这一细节描绘了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
“试看岸柳,汀芦病秋意”,岸边的柳树和水边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透露出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脆弱。“相轮径坠,吹散贝叶,钤遍宫玺”,相轮(佛教中的法器)掉落,贝叶(佛经)被风吹散,宫玺(古代印章)遍地,这些意象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传承,以及历史的变迁。
“蟫避椒纸,更谁妙擅,经生旧京体”,蠹虫避开椒纸(防虫的纸),谁能在这古老的京城体味到经文的妙处?这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敬仰与渴望。
“倦客最无藉,证取前游图画里”,疲惫的旅人在这里找到了慰藉,通过回忆过去的旅行,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还似那时,夕阳孤影倚”,画面再次回到夕阳下,一个孤独的身影倚靠在某物之上,这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当下心境的写照。
“罨万古云烟,低映湖水”,万年的云烟笼罩着湖面,低垂的云雾映照出湖水的宁静与深远。“劫风搥碎,振大海潮音,重现弹指”,经历了劫难的风声,大海的潮音在弹指之间重现,寓意着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不息。
“洒杨枝、暗尘徐洗”,杨树枝叶洒落,轻轻拂去尘埃,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重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对自然、历史、文化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