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别文莹上人(其一)

忆昔荆州屡过从,当时心已慕冥鸿。

渚宫禅伯唐齐己,淮甸诗豪宋惠崇。

老格疏閒松倚涧,清谈潇洒坐生风。

史官若觅高僧事,莫把名参伎术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回忆起以前多次经过荆州的日子,那时我内心已经仰慕那些隐逸之士。
当时的禅宗大师是唐齐己,在渚宫修行;淮甸的诗歌豪杰则是宋惠崇。
他的风格老练而闲适,像松树倚靠山涧;清谈时举止潇洒,仿佛自带风雅。
如果历史学家要寻找高僧的故事,不要把他混入那些追求名声权术的人群中。

注释

昔:过去。
荆州:古代中国地名,今湖北荆州。
屡过从:多次路过。
冥鸿:比喻隐居不仕的人。
渚宫:古地名,位于湖北江陵。
禅伯:禅宗大师。
唐齐己:唐代著名僧人。
淮甸:淮河地区。
宋惠崇:宋代诗人。
老格:老练的风格。
疏閒:疏放闲适。
松倚涧:松树傍着山涧。
生风:带出风雅。
史官:历史记录者。
高僧事:高僧的事迹。
名参伎术:追求名声权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师正在描述他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他与当时一些文人的交往。开篇“忆昔荆州屡过从,当时心已慕冥鸿”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在荆州游历经历的怀念,那时候就已经被高洁的人物所吸引。

接着“渚宫禅伯唐齐己,淮甸诗豪宋惠崇”两句提到了两个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渚宫禅伯指的是佛教高僧,而唐齐己和宋惠崇则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通过这些名字强调了自己与当时文化界的交往。

“老格疏閒松倚涧,清谈潇洒坐生风”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诗人形容自己就像那些老树一样,与自然融为一体,而他们的交谈则是那么清新脱俗,以至于让人感觉到一种清风生的气息。

最后“史官若觅高僧事,莫把名参伎术中”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者的一种期望。他希望那些记录历史的人不要只关注世俗的功名,而应该去寻找那些真正有德行的高僧,他们的故事才是值得被记录并传颂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昔交游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交流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历史记载应当关注真实德行而非虚名的态度。

收录诗词(5)

张师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三)

分鹿是非皆委梦,落花贵贱不由人。

形式: 押[真]韵

句(其一)

旧将封侯尽,降王赐姓归。

形式: 押[微]韵

句(其二)

蜗角功名时不与,涧松材干老甘休。

形式: 押[尤]韵

西江月.和柳永

一种何其轻薄,三眠情意偏多。飞花舞絮弄春和。

全没些儿定个。踪迹岂容收拾,风流无处消磨。

依依接取手亲挼。永结同心向我。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