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台山宗伯舟次寄诗酬谢

露白枫林菊有华,转从寒水望蒹葭。

千秋共会呼嵩礼,九月初回上汉槎。

箧里明珠来照夜,帆前紫气过成霞。

江干不是淹留地,到日词头已进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江边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与感慨。首句“露白枫林菊有华”以露珠的洁白和枫林的红艳,以及菊花的盛开,勾勒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画面。接着,“转从寒水望蒹葭”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寒冷的江水和芦苇,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千秋共会呼嵩礼,九月初回上汉槎”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千秋共会”可能暗指古代帝王的祭祀仪式,“嵩礼”则是对嵩山祭祀的尊称;“九月初回上汉槎”,则可能借用了《史记》中关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象征着对远方文明的向往与探索。

“箧里明珠来照夜,帆前紫气过成霞”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诗人内心的珍藏比作夜间的明珠,照亮了黑暗;而“紫气”和“霞”则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与追求。这两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最后,“江干不是淹留地,到日词头已进麻”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所处环境的暂时性理解,暗示了他对于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准备。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展望。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张晋台博士宰徐闻

诸生祖帐拥离颜,云际飞凫不可攀。

万里天悬琼岛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岭通闽路,海水南头望汉关。

此日鲛人愁正极,因君欲见去珠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高瀛台郡理

江左才名自世家,曾从穷巷驻征车。

登台乍对千峰雨,汎海遥看万里槎。

月下吴歌思玉树,天南汉节隔梅花。

春风露冕多吟兴,笔綵都成绛阙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岁暮得何兰阳参戎书酬寄

渔阳老将别多年,岁晏开书意惘然。

綵笔何人传赋草,青门几处买瓜田。

笳声久断关前月,剑气犹横海上天。

莫向烟波闻同调,一竿残雪五湖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壬寅元日试笔

一卧沧江十二春,每怜春色媚初辰。

盘椒试笔先成颂,腊蚁浮杯后入唇。

华发欲逢星再纪,璇霄幸睹日重轮。

可知旧是商山隐,不作非熊梦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