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幽默的对比,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此翁行坐一壶天",以“一壶天”形容隐士的生活境界,既隐含了道家哲学中的“壶中日月长”的概念,也体现了隐士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甲子流年大挠先",巧妙地将时间概念与隐士的生活态度相结合,暗示隐士对于岁月流转的淡然态度,不为外界的变迁所扰。
接下来,“却笑君平生计拙,自家风月不须钱”,则通过对比隐士与世俗之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君平,这里借指追求功名利禄之人,其生活计谋或许精巧,但最终却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而隐士,虽无金钱之累,却能享受自然之美、内心之静,这种生活状态被视为更为高雅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它不仅赞美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也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