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豨冻宜酒以皮为之入口爽而色可爱客以山谷醒酒冰比之余谓冰鳞物也其性寒比之玉狸又不莹戏成一首》。诗中描绘了对一道名为“豨冻”的美食的赞美,这道菜以猪皮制作,口感清爽,色泽诱人。
首句“豚膏鼎化元非胾”,以“豚膏”比喻猪皮的美味,通过“鼎化”这一形象化的手法,强调了食材经过精心烹饪后的变化,但这里特别指出并非普通的肉块(胾),暗示了这道菜的独特之处。
接着,“切入金盘得许清”描述了将制作好的豨冻放入金盘中,呈现出一种高贵且清新的美感。这里通过“金盘”与“清”字的搭配,营造出了一种高雅的氛围。
“鳞雪性寒空细缕,狸霜糟重欠通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豨冻的外观和口感。将豨冻的细丝比作“鳞雪”,强调其洁白且带有寒意的质地;同时,通过“狸霜”与“糟重”对比,表现了豨冻在口感上的细腻与丰富层次。
“渠嗟不遇黄山谷,我爱浑如碧水晶”表达了诗人对这道菜的喜爱之情,将其比作碧绿的水晶,不仅赞美了其颜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其纯净无瑕的品质。
最后,“醉后不妨冰著齿,最宜人是味温平”则是对这道菜在饮酒时的适宜性进行了描述。在饮酒之后,品尝这道菜可以让人感到清新舒畅,其味道温和而不刺激,适合各种场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豨冻这一美食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