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南塘十首(其九)蝉

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

□□□□□,□□□□□。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

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简短的歌曲远远不够,我轻声吟唱着悠长的诗篇。
深思熟虑后,我决定探索未知的领域,
借助清晨的露水解渴求生,寻找栖息在树荫之下。
年迈的身躯如何能理解,我这颗小小的心中蕴藏的巧妙智慧。

注释

短歌:短小的诗歌。
殊:特别,非常。
不足:不够。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发:发出。
长吟:长篇的吟唱。
□□□□□:此处原文为空,可能是漏字或需要进一步考证。
渴饥:口渴饥饿。
资:依靠,凭借。
坠露:清晨的露水。
栖止:停留,歇息。
□□阴:此处原文为空,可能是漏字或需要进一步考证。
痀偻:驼背,形容老态。
安知:怎能知道。
道:理解。
区区:微小,谦辞。
巧心:巧妙的心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和南塘十首(其九)》。从这短短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远情怀与独特的情绪表达。

“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以及通过音乐来抒发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这里,“短歌”指的是简单或短暂的歌曲,而“袅袅”则形容声音悠扬、回旋。“不足”表达了一种追求更多更深层次感情表达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缺失了关键字词,无法给出确切解读。不过,从上下文来看,这应该是对某个场景或情感状态的描述。诗人可能在此描绘一种自然环境,或许是一种内心感受的隐喻。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中的“渴饥资坠露”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对水分的迫切需求,而“栖止”则是指鸟类在树木间安身休息。这里诗人可能是在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一种求生的欲望或内心的某种寄托。

最后两句,“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痀偻”形容身体上的疼痛,而“安知道”则是一种寻找心灵平静的过程。“区区”是对自己能力或者成就的一种谦逊说法,“巧心”可能指的是一种细腻的心思或智慧。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在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易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智慧。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又和南塘十首(其十)龟

□□渔辄获,元□□几戕。

不足烦三顾,毋宁且□□。

刳钻供卜筮,巾笥沐恩光。

何似泥中伏,朝朝出太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又和南塘十首(其八)萤

密疏多不定,来往少曾停。

穿幌非阴燐,窥窗若曙星。

微能破幽暗,高欲傍青冥。

忽起江湖思,微茫隔远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又和南塘十首(其七)蜂

大计当传子,齐盟共定王。

不惟分户牖,亦自峙糇粮。

修□疑知礼,谋迁似辨方。

朱门需蜜蜡,空费一春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又和南塘十首(其六)蚕

初见微于□,徐惊巧入神。

忽然缠作茧,信矣出如纶。

桑绕罗敷舍,机鸣孟母邻。

明当晒新□,霁月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