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名为《答文山谢诗序》。诗中通过对岣嵝山神奇文字的描述,以及对韩愈(昌黎)之后无人能登峰造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山(可能指文天祥,因其号文山)诗歌的赞赏与敬佩之情。
首句“岣嵝神奇字已漫”,描绘了岣嵝山上那些奇异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隐喻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流失。接下来,“昌黎去后孰跻攀”一句,通过对比韩愈(昌黎是韩愈的别称)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后人难以企及的事实,表达了对韩愈文学地位的肯定和对后世文人难以超越其成就的感慨。
“平生有道碑无愧”一句,直接赞扬了文山(文天祥)一生遵循正道,其德行和事迹足以载入史册,无愧于世。最后,“幸托先生翰墨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文山的认可和赞赏,寄寓了对文山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和对其个人魅力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也体现了对优秀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者的崇高敬意。通过对比和赞美,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