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卿鹿头山诗并画图二首(其二)

使君镇爱鹿头山,图画歌吟共为传。

尘世那知武陵事,时人争诵永嘉篇。

行春游醉常劳梦,按部登临又隔年。

有客平生志林壑,坐怜双眼隔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孙少卿在鹿头山创作的诗与画,以及这些作品对人们的影响。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敬仰。

首句“使君镇爱鹿头山”,点明鹿头山是诗人喜爱的地方,这里的“使君”可能指的是地方官或有地位的人,表达了对鹿头山景色的喜爱之情。接下来,“图画歌吟共为传”,说明孙少卿不仅以诗歌表达情感,还通过绘画将这份美传递给世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流传。

“尘世那知武陵事”,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暗示鹿头山的美景如同世外桃源,超脱于世俗之外,让人向往。而“时人争诵永嘉篇”,则表明孙少卿的作品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和传颂,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行春游醉常劳梦”,描述了诗人常常在春天出游,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甚至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愉悦。这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追求。“按部登临又隔年”,则说明诗人再次登高远望,欣赏美景,却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时间的流逝并未减弱他对鹿头山的热爱。

最后,“有客平生志林壑,坐怜双眼隔云烟”,表达了对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的感慨,他们或许无法亲自来到鹿头山,但心中同样充满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热爱,即使隔着云烟,也无法阻挡那份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鹿头山美景的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艺术作品跨越时空的力量,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蔡景繁红梅三首(其一)

故人江驿寄瑶华,紫玉枝头散嫩霞。

日暗露桃春尚浅,醉馀收面粉难遮。

绿溪地静东风遇,雕槛香寒晓月斜。

水满琉璃聊自喜,不堪尘眼秖空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蔡景繁红梅三首(其二)

萧疏仙梗擢芳华,巧刻圆琼傅淡霞。

素质本非桃杏质,酡颜聊避雪霜遮。

香含暮雨栏边散,艳倚春风鬓上斜。

闻说樽前偏属党,青黄朱粉更无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蔡景繁红梅三首(其三)

仙圃瑶林冠物华,靓英明媚洗晴霞。

醉装却费胭脂晕,纨扇应烦绛粉遮。

天上念奴春睡足,风前飞燕舞容斜。

后房宜劝歌声小,惜爱今年第一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再次红梅

色不夭秾始是华,仙家林观倚云霞。

春酣白玉醅香入,日射红鸾扇影遮。

攒萼乱须能淡伫,抱枝寒蓓更疏斜。

为寄瑶林主人语,争妍应有曲房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