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南昌八景(其三)徐亭烟树》描绘了南昌南州湖上亭的景象。诗人以"古木笼篠枝峥嵘"开篇,展现出亭子周围古老树木的挺拔与奇特,暗示了其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雄浑。接着,他赞美亭子的孤高气质与天地元气相契合,即使历经千年,其清峻之风仍然令人敬仰。
"云来扶桑荡晓色,雨入彭蠡回秋声"两句,通过描绘云彩从东方扶桑升起带来晨光,以及雨水落入彭蠡湖面荡起秋意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壮丽。然而,尽管如此美景,诗人却遗憾地表示"生刍一束不可致",即无法将这份美景实物带回,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对这里的深情。
最后,诗人以"击节浩歌劳我情"收尾,表达了自己在欣赏美景时的激动心情,通过吟唱诗歌来抒发对徐亭烟树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