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九华扇》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以“九华扇”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扇子这一日常用品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玉斧修成玉兔宫”,以“玉斧”象征匠人的巧手,将“玉兔宫”比喻为精美的扇面,仿佛是经过精心雕琢而成的月宫,充满了神秘与高雅的气息。这里的“玉兔宫”不仅指扇面的图案,更暗喻了扇子作为艺术品的精致与华美。
第二句“萧萧无日不秋风”,描绘了一幅秋风瑟瑟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句诗通过“无日不”强调了秋风的持续与普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九华紫翠腾空起”,转而描绘了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象。这里的“九华”指的是山峰,“紫翠”则形容山色的美丽,整句诗意在表现山峰在空中升起的壮观景象。这种景象与前两句的静谧与哀愁形成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生命力。
最后一句“取次拈来在掌中”,将前文的宏大景象收束于一个小小的动作——“取次拈来”。这句话意味着,尽管自然界的壮丽与扇面的精美都令人赞叹,但最终它们都被握在了一个人的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把握。
整体而言,《九华扇》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妙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表达了对生活中小小美好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