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八)泛池舟

桂舟兰作枻,芬芳皆绝世。

只可弄潺湲,焉能济大川。

树悬凉夜月,风散碧潭烟。

未得同鱼子,菱歌共扣舷。

形式: 古风

翻译

桂花装饰的舟,兰花作为船桨,香气无比出众。
只能在溪流中嬉戏,怎能承载巨浪横渡江河。
夜晚,月光如树梢悬挂,清风吹散碧绿潭水的轻烟。
未能与你一同畅游,只能独自唱着菱歌敲击船舷。

注释

桂舟:用桂花装饰的舟。
兰:兰花。
枻:船桨。
绝世:独一无二,非常出色。
潺湲:流水声,形容水流平缓。
济:渡过。
树悬:月光如树梢挂着。
碧潭:清澈的水潭。
烟:轻烟。
鱼子: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伴侣。
菱歌:采菱的歌谣。
舷:船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并融入情感的诗句,通过对桂舟兰作枻和芬芳绝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小溪之美景的赞赏以及个人力量有限的无奈。"只可弄潺湲,焉能济大川"一句,既指出个人的微薄之力,又隐喻了面对宏大的困难和挑战时个人能力的局限。

"树悬凉夜月,风散碧潭烟"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月光透过树梢洒落在水面上,伴随着微风轻拂而来的水面烟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未得同鱼子,菱歌共扣舷"中,“鱼子”可能指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而“菱歌”则是对水生植物的一种美好称呼。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像那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物那样自由自在,反而只能在池塘中泛舟,感慨于不能同他们共享那份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个人的渺小无力,情感真挚而深刻。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五)重台芙蓉

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

玉女袭朱裳,重重映皓质。

晨霞耀丹景,片片明秋日。

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三)海上石笋

常爱仙都山,奇峰千仞悬。

迢迢一何迥,不与众山连。

忽逢海峤石,稍慰平生忆。

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

形式: 古风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七)海鱼骨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

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

皎皎连霜月,高高映碧渠。

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九)舴艋舟

无轻舴艋舟,始自鸱夷子。

双阙挂朝衣,五湖极烟水。

时游杏坛下,乍入湘川里。

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