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台怀古(其十)凌敲台

宋祖离宫三十六,层台突起江之曲。

清波涌月挂帘钩,瑞气凌空捲绡縠。

金舆万乘东南行,三千粉黛花冥冥。

山色犹疑髻鬟绿,天风吹断箫韶声。

箫韶竟日喧歌舞,晋国宫亭半禾黍。

柴桑月落夜猿啼,节士悲歌泪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叶懋的《十台怀古(其十)凌敲台》描绘了宋朝皇帝离宫的壮观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宋祖离宫的辉煌与繁华,以及时间流逝后的荒凉与哀愁。

首句“宋祖离宫三十六,层台突起江之曲”以数字“三十六”强调离宫数量之多,展现出宋朝皇家建筑的宏大规模。接着“层台突起江之曲”描绘出这些宫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壮丽景象。

“清波涌月挂帘钩,瑞气凌空捲绡縠”两句,通过“清波”、“月”、“帘钩”、“瑞气”、“绡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祥和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辉煌与宁静。

“金舆万乘东南行,三千粉黛花冥冥”则将镜头转向了皇帝的出行,金碧辉煌的车驾与众多宫女的映衬下,展现出帝王的尊贵与奢华。

“山色犹疑髻鬟绿,天风吹断箫韶声”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音乐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感慨。山色仿佛是女子的青丝,而天风则吹散了曾经悦耳动听的箫韶乐声。

最后,“箫韶竟日喧歌舞,晋国宫亭半禾黍。柴桑月落夜猿啼,节士悲歌泪如雨”四句,通过对比昔日的歌舞升平与今日的荒凉景象,以及夜晚的凄凉氛围,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收录诗词(67)

叶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叶兰之父,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

  • 字:德新
  • 籍贯:鄱阳

相关古诗词

古乐府十四首(其一)九疑山行

君不见湘江之水秋沄沄,凤凰叫断苍梧云。

孀娥恸哭几千载,竹间之泪犹纷纷。

夏王掩泣伤黎兆,箫韶不作乾坤老。

莘野孤儿泣槁桑,首阳饿骨埋秋草。

秋黯黯,秋云阴,妖狐夜走猩猩吟。

碧峰九点翠烟墨,零陵古窆应难寻。

南风之琴竟何在,湘江水阔愁如海。

形式: 古风

古乐府十四首(其二)双剑行

丰城日落烟雾湿,真宰夜悬星斗泣。

铁花绣蚀青蛇痕,惆怅无人识英物。

群凶构逆天地荒,雌雄气黯蟾蜍光。

八王紊政亏天纪,台星夜堕霹雳死。

精神不隔双雌雄,飞入幽潭卧秋水。

河清海晏三千年,为君作雨来青天。

形式: 古风

古乐府十四首(其三)古长城吟

春秋绝笔麒麟死,长城万里连云起。

苍生肉碎骨成尘,至今痛忆秦天子。

作桥望月窥蓬莱,赤乌夜照琅琊台。

楼船采药不知处,鲍鱼臭恶腥风来。

秦家城头血犹紫,汉家还有征人鬼。

长城筑筑何时休,旧秦已逝新秦留。

形式: 古风

古乐府十四首(其四)天马歌

渥洼水碧银河清,天驷降精龙马生。

腾骧一跃起霄汉,赤汗亹亹珠流赪。

汉家天子真龙骨,一见龙驹喜充臆。

手携玉麈上瑶池,回首人间烟雾隔。

叶公画龙不知龙,祢衡枉死清波中。

庸奴执策如刀匕,自嗟不及骀骀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