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尚西斋学,家承北第荣。
锦囊添句重,蟾滴试毫轻。
底法成新构,开书泣旧楹。
丹山消息断,喜见凤雏声。
这首诗描绘了对友人刘奉礼书斋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中通过“人尚西斋学”和“家承北第荣”,展现了书斋主人在学问上的追求与家族的荣耀背景。接着,“锦囊添句重”和“蟾滴试毫轻”细腻地刻画了文人创作时的专注与慎重态度,锦囊中的诗句显得格外珍贵,而试毫时的轻柔动作则透露出对文字的敬畏之心。
“底法成新构,开书泣旧楹”两句,既是对刘奉礼新书斋的赞叹,也暗含着对旧书斋的怀念与感慨,新旧对比中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深思。最后,“丹山消息断,喜见凤雏声”以“丹山”象征高远之境,与“凤雏声”相呼应,表达了对刘奉礼才华与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对友情与才智传承的期待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斋环境、人物情感及未来期许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学问、友情以及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需宴经芳巳,严趋奉禁宸。
子亭参覆试,止辇奉周询。
玉取三烧粹,金求百汰真。
自惭诸老意,多赖洛阳人。
寂寞扬雄宅,鸱夷载酒来。
钻榆试春火,切桂暖晨杯。
芳蕊何须菊,香梢尚有梅。
自惭非叔夜,聊学玉山颓。
旧筑王姬馆,新开贵主阡。
山林经驻跸,烟雾隔飞軿。
天属尊惟孝,邦风穆以贤。
鸾龙摛翰藻,昭德万斯年。
西北谋元帅,东南出隽儒。
上前曾借箸,阃外复投壶。
见器同安国,忧边得亚夫。
如何溯黄壤,不及播洪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