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寄南阳广文次韵

春彩融融释冻塘,日精闲咽坐岩房。

琼函静启从猿觑,金液初开与鹤尝。

八会旧文多搭写,七真遗语剩思量。

不知梦到为何处,红药满山烟月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春天的色彩温暖如融化的冰塘,阳光悠闲地照在岩洞中。
静静地打开玉函,让猴子也来窥视,金色的液体初次开启,让鹤来品尝。
古老的经文多有抄写,仙人留下的教诲让人反复思考。
我不知在梦境中会到达何处,只有红花遍野,月光如烟,香气四溢。

注释

春彩:春天的色彩。
融融:温暖的样子。
释:融化。
冻塘:结冰的池塘。
日精:阳光精华。
咽坐:静静地照着。
岩房:岩洞。
琼函:玉函,珍贵的容器。
猿觑:猴子窥视。
金液:比喻珍贵的液体。
鹤尝:让鹤品尝。
八会:古代道教中的八种宇宙元素。
旧文:古老的经文。
搭写:抄写。
七真:道教中的七位仙人。
遗语:遗留的教诲。
思量:反复思考。
梦到:在梦中去到。
红药:红花,可能指芍药。
烟月:月光如烟。
香: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融合的图画。首先,“春彩融融释冻塘”表达了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的景象。“日精闲咽坐岩房”则是诗人在安静的岩洞中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接下来,“琼函静启从猿觑,金液初开与鹤尝”写的是自然界中细腻的情景:珍贵的香料静悄悄地打开,由猿类(可能是猴子)观察,而那最初的甘美之物也让鹤一同品尝。

“八会旧文多搭写,七真遗语剩思量”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聚会中的文学讨论和仙境中智者留下的智慧话语进行深思熟虑的态度。这里的数字“八”和“七”可能是指代某些特定的集会或人物,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回忆。

最后,“不知梦到为何处,红药满山烟月香”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幻想情境。诗人在梦中游历,不知身处何地,只觉四周是红色的药草铺满了整个山头,伴随着迷离的烟雾和清新的月光,以及那淡淡的香气。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和个人灵魂的超然脱俗。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沪

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

涛头倏尔过,数顷跳鯆䱐。

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

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乾鸣入古林。

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

钓公来信自松江,三尺春鱼拨剌霜。

腹内旧钩苔染涩,腮中新饵藻和香。

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箸光。

何事贶君偏得所,秖缘同是越航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

水物轻明淡似秋,多情才子倚兰舟。

碧莎裳下携诗草,黄篾楼中挂酒篘。

莲叶蘸波初转棹,鱼儿簇饵未谙钩。

共君莫问当时事,一点沙禽胜五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