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次韵寄洪山海禅师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位深居山中的僧人日常生活与禅修的景象。首句“履迹经年不下山”展现了禅师常年在山中修行,足迹罕至尘世的隐逸生活。接着,“山中清事属僧閒”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清修生活,禅定与清闲是他们的日常。
“日高香积斋初散”描绘了僧人们在清晨斋戒后,阳光渐高,香烟袅袅,斋饭结束的宁静时刻。而“云满松床定未还”则通过“云满”和“定未还”暗示禅师可能正在打坐冥想,沉浸在禅定的世界里,还未从禅定状态中回归。
“佛法三乘天广大”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如同天空般广阔,禅师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禅心一月水中间”运用比喻,将禅心比作平静如镜的水面,形象地展示了禅师内心的澄澈与禅定。
最后两句“几时拨芋灰边坐,细话无生第一关”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禅师共坐,深入探讨佛法中关于“无生”的重要议题,这是一次关于生死哲学的深度对话,也是对禅修核心理念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师的修行生活,寓含了对佛法的敬畏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