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洪山海禅师二首(其二)

履迹经年不下山,山中清事属僧閒。

日高香积斋初散,云满松床定未还。

佛法三乘天广大,禅心一月水中间。

几时拨芋灰边坐,细话无生第一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次韵寄洪山海禅师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位深居山中的僧人日常生活与禅修的景象。首句“履迹经年不下山”展现了禅师常年在山中修行,足迹罕至尘世的隐逸生活。接着,“山中清事属僧閒”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清修生活,禅定与清闲是他们的日常。

“日高香积斋初散”描绘了僧人们在清晨斋戒后,阳光渐高,香烟袅袅,斋饭结束的宁静时刻。而“云满松床定未还”则通过“云满”和“定未还”暗示禅师可能正在打坐冥想,沉浸在禅定的世界里,还未从禅定状态中回归。

“佛法三乘天广大”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如同天空般广阔,禅师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禅心一月水中间”运用比喻,将禅心比作平静如镜的水面,形象地展示了禅师内心的澄澈与禅定。

最后两句“几时拨芋灰边坐,细话无生第一关”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禅师共坐,深入探讨佛法中关于“无生”的重要议题,这是一次关于生死哲学的深度对话,也是对禅修核心理念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师的修行生活,寓含了对佛法的敬畏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理解。

收录诗词(333)

管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季翔弟惟学自嘉禾来武昌省母及其还也赋诗为别乃翁清江先生有文集行于世惟学婿于沈氏云

烟波楼下上行艖,小暑薰风拟到家。

二陆弟兄尤俊伟,三苏父子总才华。

亲闱正舞衣多綵,甥馆应占烛有花。

愧我蓼莪诗久废,况堪头白尚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对雪

半年南国不雨落,一夕北风吹雪来。

城中米价政尔贵,江上梅花空自开。

骑驴朝士晓未出,射虎将军夜不回。

寒斋独坐更愁寂,饥鸟下啄青莓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吴善存侍父勤翁来府中教书复还乡迎母

远侍而翁入讲帷,又迎阿母向慈闱。

江亭驻马梨花发,春水行舟燕子飞。

三接恩光新礼币,一门经术旧儒衣。

重来具庆高堂上,寿酒频频送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大别山

南纪名山壮楚关,虎蹲龙伏大江湾。

登临兴在风云外,疏凿功存宇宙间。

二水合流通汉沔,一峰特立控荆蛮。

涧毛清荐虚祠下,惆怅何人继克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