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霜降。霜降。

那是丹枫江上。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鉴赏

这首《如梦令》由清代诗人黄琬璚所作,描绘了一幅晨曦中高楼远眺,秋色满树,霜降时节丹枫如火的生动画面。

“晓向高楼凝望”,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时分,诗人站在高楼上,目光投向远方。这里的“凝望”二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景色的专注与欣赏,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情感状态——或许是期待、或许是思念,引人遐想。

“远树枝枝红酿”,紧随其后的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远处的秋林。在诗人的眼中,那些树枝仿佛酝酿着红色的果实,而实际上,这“红酿”正是满树的枫叶,在霜降之后呈现出的鲜艳色彩。这一句通过巧妙的比喻,既描绘了枫叶的美丽,又赋予了它们生命力和丰收的象征意义。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诗人的自我描述,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诗人从梦中醒来,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但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误以为是芙蓉花刚刚绽放。这里运用了错觉的手法,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

“霜降。霜降。”重复的“霜降”二字,不仅强调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规律性。在霜降的时节,万物开始凋零,但在这首诗中,却因枫叶的红艳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

最后,“那是丹枫江上”,以一句简洁有力的话语收尾,将读者的思绪从高楼的凝望拉回到具体的景物之中。丹枫,即为深红色的枫叶,它们点缀在江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这句话不仅点明了诗中的主要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综上所述,《如梦令》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晨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39)

黄琬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秋花

秋花锦簇画堂空。露浓浓。影重重。

阑干九曲、红袖倚人慵。

轻暖轻寒帘不卷,云淡淡,月濛濛。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添声杨柳枝

寂寞闲阶夜悄时。漏迟迟。传秋一叶井梧知。

雨如丝。残梦阑珊人倚醉。钗斜缀。

香销瑞脑冷金猊。画帘垂。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好事近.长春花

移傍玉阑栽,几簇花开秋晓。

雨润胭脂匀染,点枝头红小。

嫣然锦烂镜中妆,朱颜四时好。

不断繁英如许,算春光难老。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浪淘沙

节序忽惊心。重九将临。四时悲乐总由人。

若使椿萱今健在,佳节堪欣。椿树又凋零。

一载悲生。黄花开处最伤神。

从此莫将佳节唤,唤作萧辰。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