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二)

瓦炉柏子细烟消,閒读禅经破寂寥。

风细月高人巳静,隔窗疏竹夜萧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首句“瓦炉柏子细烟消”,以“瓦炉”和“柏子”为载体,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烟消则暗示了尘世的烦恼随烟而去,留下一片清净。接着,“闲读禅经破寂寥”,诗人通过阅读禅经来打破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体现了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探索。

“风细月高人已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微风轻拂,明月高悬,人间已归于平静,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寂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最后,“隔窗疏竹夜萧萧”,窗外稀疏的竹影在夜色中轻轻摇曳,发出轻微的声响,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4)

王涧(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七首(其三)

晴日南溪物色饶,草芽新绿冻全消。

金丝柳底洲沙没,数尺流波拍野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杂诗七首(其四)

南亩东皋春务时,田家候雨罢耕犁。

却汲井泉浇药圃,更疏陂水灌麻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杂诗七首(其五)

竹绕沙村水漫流,鵁鶄鸂鶒对沈浮。

一竿便拟从渔父,卷置琴书买钓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杂诗七首(其六)

屋头丛木撼苍烟,风卷飞花到枕边。

南寺有僧来问字,打门惊觉午窗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