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其五)

宵旰忧虽切,咨谋策靡长。

筑坛推骑劫,假节得糜芳。

已矣重江险,哀哉古豫章。

蓬茅今在否,矫首恨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炎所作的《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中的第五首。全诗以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贯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首句“宵旰忧虽切”,直接点明了诗人夜以继日地担忧国家安危的心情,展现了他作为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接下来,“咨谋策靡长”则反映了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时局,良策难寻的无奈与困惑。

“筑坛推骑劫,假节得糜芳”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应对当前危机的思考。通过“筑坛”、“推骑劫”、“假节”、“得糜芳”等词语,既展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权谋与智慧,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策略的反思。

“已矣重江险,哀哉古豫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诗人感叹于长江天险已成往事,古豫章(今江西南昌)的辉煌不再,流露出对国家衰败的深深哀伤。

最后,“蓬茅今在否,矫首恨难忘”两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人问及蓬茅(草屋)是否还在,既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收录诗词(113)

洪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

  • 字:玉甫
  •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67~1133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其一)

郑侯风概似虞薰,醉饱初疑对苾芬。

一日君尝南浦水,六年我踏宝峰云。

诗情赋物已闻命,山色溪光傥见分。

群盗何曾念王粲,相逢聊喜见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其二)

百濯生香真宝薰,中泠取水挹清芬。

素娥影落秋宵月,白鹤翎翻春昼云。

俗客来依禅客住,林花自与雨花分。

扶倾不假迂儒力,敢倚笔端能缀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其一)

兔迒通一线,笋舆度千寻。

隔林见潭影,迎客有铃音。

梵呗出广殿,飞舞来珍禽。

履此胜绝境,一清尘虑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其二)

仲氏趣玄远,造诣非尺寻。

谁云干戈际,获睹金玉音。

七日南山雾,一鸣幽谷禽。

依然拂尘壁,愁绝见予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