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二)忆母

北堂萱草。渐觉垂垂老。甑釜生尘寒夜悄。

添得鬓丝多少。啼螀四壁凄凄。停灯犹缀残衣。

忽见满阶霜露,伤心病子天涯。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清平乐·其二》是一首表达对母亲深切怀念之情的词作。开篇"北堂萱草",以萱草象征母亲,北堂是古代对母亲居所的代称,暗示了母亲年事已高,如同萱草般渐渐凋零。"渐觉垂垂老"进一步描绘了母亲衰老的形象。

接着,"甑釜生尘寒夜悄"通过写炊具上的灰尘和夜晚的寂静,渲染出家中冷清的氛围,暗示母亲的孤独与生活的清贫。"添得鬓丝多少"则直接表达了岁月在母亲头上增添的白发,触动人心。

"啼螀四壁凄凄"借蝉鸣声渲染悲凉气氛,"停灯犹缀残衣"描绘母亲深夜还在缝补衣物的场景,体现出母亲的辛劳和对子女的牵挂。最后两句"忽见满阶霜露,伤心病子天涯"直抒胸臆,看到阶前的霜露,诗人想到自己身在远方,不能尽孝,不禁心生哀伤,流露出深深的思亲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母爱的深沉和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216)

俞士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三)

羁愁黯黯。忽地成消减。可惜少年空荏苒。

双鬓白来谁染。雪风不住敲窗。夜深冻灭银釭。

客里已多憔悴,病时倍觉凄凉。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四)读姜直贻先生池上楼词集

柳塘花陌。点点鹃红滴。池上小楼楼上客。

不肯做些将息。阿谁解唱新词。倩他隔岸红儿。

曲罢盈盈不语,水风遥递相思。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念奴娇(其一)感怀

登高极望,正凄凉、满眼悲风冷雨。

多少春华摇落后,回首但伤迟暮。

怪字空书,奈何频唤,此意堪谁诉。

疏狂自笑,青衫无限尘土。

那更拾翠情慵,凌云笔老,病卧苍江渚。

旧恨新愁千万种,怎得朱颜长驻。

红锦缠头,金貂贳酒,事事都轻负。

唾壶频击,此生不信如许。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雪夜忆沈去矜夫子病

塞鸿啼过,又昏黄、阵阵朔风吹急。

败竹荒芦声不断,天半同云羃羃。

酒暖还寒,灯挑不亮,帘外琼瑶掷。

倚阑凝睇,东湖一片寒色。

遥忆高卧匡床,围炉拥被,谁在门前立。

青瘦玉梅频弄影,疑似近时风格。

黑发空惊,苍髯欲化,对此增愁寂。

层城不掩,载舟应在今夕。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