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所作的《上张丞相十首》中的第四首。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张丞相(可能指的是当时有权势的人物)的赞赏之情,以及对其才能和抱负的肯定。
“百六古今有,两宫开辟无。” 这两句通过数字“百六”来形容历史上的盛事,而“两宫开辟无”则强调张丞相所处时代的特殊与伟大。
“兴师诚刷耻,奋袂竞捐躯。” 这两句写的是张丞相能够发动军队、洗清国耻,并且人们愿意为之牺牲生命,表现出对其领导才能和民族精神的高度评价。
“必挟三灵助,能令万国孚。” “三灵”可能指的是天地人等高级神灵,“必挟三灵助”表达了张丞相得到了神灵的帮助,而“能令万国孚”则是说他能够使各个国家都来归顺。
“九宫驱六甲,何患五单于。” 这两句通过古代天文学术语中的“九宫”和“六甲”,以及“五行”之类的概念,形容张丞相无所畏惧,能够驾驭一切困难和挑战。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雄壮,用典故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被颂扬者的高度赞誉和对其领导才能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