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宪副提学江西得冰字

有美儒林秀,无惭国士称。

文章明藻火,意气俯丘陵。

山雾曾藏豹,天风忽徙鹏。

敕从中秘出,官就外台升。

正学推胡瑗,诸儒慕李膺。

独持风采峻,会睹誉髦兴。

雨共芳尊歇,云兼别思凝。

炎威方熇熇,珍重玉壶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鉴赏

此诗《送邵宪副提学江西得冰字》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对邵宪副的赞誉与送别之情的表达,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

首联“有美儒林秀,无惭国士称”开篇即赞美邵宪副为儒林之中的杰出人才,无愧于国士之名,奠定了全诗赞美的基调。接下来的“文章明藻火,意气俯丘陵”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邵宪副的文章才华如火焰般明亮,其意气风发,犹如俯瞰群山,展现出他的非凡气度和卓越才能。

“山雾曾藏豹,天风忽徙鹏”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邵宪副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藏匿于山雾中的豹子,最终在天风的吹拂下展翅高飞,成为鹏鸟。这不仅赞扬了他的个人品质,也暗示了他未来在教育事业上的巨大潜力和成就。

“敕从中秘出,官就外台升”描述了邵宪副从中央被委以重任,前往江西提学,这一转变象征着他职业生涯的重要提升,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对其才能的认可和信任。

“正学推胡瑗,诸儒慕李膺”则进一步强调了邵宪副在学术领域的权威地位,以及他对其他学者的影响力,如同胡瑗和李膺这样的历史人物一样,他的言行举止成为了众多学者学习的榜样。

“独持风采峻,会睹誉髦兴”表达了邵宪副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以及人们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和赞誉。

最后,“雨共芳尊歇,云兼别思凝”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通过自然界的雨和云,寄托了对邵宪副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炎威方熇熇,珍重玉壶冰”则以夏日的炎热反衬出友情的珍贵,如同冰壶中的一片冰,即使在酷热中也能带来清凉,象征着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将永远铭记在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既是对邵宪副个人才能和品德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未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封君吴先生号味菜

人物三吴旧,家声百代延。

风流思季札,文采见通玄。

种德高槐在,鸣阴老鹤便。

菜根新得味,春酒正开筵。

屋照晴川润,花迎綵服鲜。

冰壶行玉果,银甲响鹍弦。

蓬岛云霞接,南山紫翠连。

举觞公自乐,分席我无缘。

寿域知优入,官封看屡迁。

正当难老日,还值太平年。

磊落钦高躅,殷勤寄短篇。

莫论初甲子,从此更三千。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郑司徒致仕还闽

了却公家事,真成昼锦还。

风云清梦断,天地此身闲。

人在羲皇上,恩深季孟间。

长筹宁复浼,逸驾未容攀。

远驿通严传,新杉绕故关。

海鸥应渐狎,径竹拟重删。

敢告离觞尽,休辞酒量悭。

可能分手后,犹得会蓬山。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大人生日奉寿

寿酒年年旨,今年旨且多。

三郎初在侍,双鬓几曾皤。

庭隘回波舞,林低击壤歌。

乾坤真广大,风景更清和。

水活秧堪脱,山明雨乍过。

晓莺啼绿树,梁燕乳新窠。

每每人同乐,来来吉有他。

独怜西望眼,无奈白云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仲弟允迪参议进表还取道归省江东酌别诗以送之

公事粗能了,私情自合通。

暂迂千里道,偏得一帆风。

过我冬才半,趋庭日正中。

金绯堂上下,桑梓屋西东。

寿酒先春熟,华灯彻夜红。

鹤鸣欣子和,埙起听篪终。

燕贺逢迎数,牛眠洒扫恭。

朱弦还雅调,玉树惬深衷。

龙福三生石,玉山百丈峰。

辙因乘兴远,诗为索题工。

溪鸟群相狎,岩花漫作丛。

旧游人渐减,新好趣应同。

乡井虽云乐,官资亦颇崇。

吾翁如月眼,贪看及民功。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