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野唱自凄凉。一曲孤鸿欲断肠。

恰似竹枝哀怨处,潇湘。月冷云昏觅断行。

离思楚天长。风闪青灯雨打窗。

惊起小红楼上梦,悠扬。只在佳人锦瑟傍。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翻译

野外的歌声自是凄凉,一曲孤雁令人肝肠寸断。
就像竹枝在哀怨之时,身处潇湘之地,月色寒冷,乌云密布,寻找失落的踪迹。
离别的思绪在这广阔的楚天漫延,风雨中闪烁的青灯,窗户被雨点敲击。
突然惊醒小红楼中的梦境,那旋律悠长,只在佳人的锦瑟旁回荡。

注释

凄凉:形容心情或景象悲凉。
孤鸿:孤独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潇湘: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江南水乡,有哀愁之感。
离思: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青灯:油灯,古时照明工具,常用于夜晚或寂寞的环境。
佳人:美女,此处可能指代远方的爱人。
锦瑟: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常与女子、情感相关。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南乡子》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野唱自凄凉",开篇即以野外的歌声带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仿佛是无人欣赏的独唱,触动了听者的心弦。"一曲孤鸿欲断肠",通过比喻,将歌唱者比作孤独的鸿雁,其歌声如同鸿雁的哀鸣,直击人心,令人感伤。

"恰似竹枝哀怨处,潇湘。月冷云昏觅断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竹枝的哀婉与潇湘江边的月色昏暗形成共鸣,似乎在寻找失落的伴侣,增添了离别的愁绪。"离思楚天长",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之思,思绪随着楚天的辽阔而绵延无尽。

下片"风闪青灯雨打窗",风雨交加的夜晚,青灯摇曳,更显孤独,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动荡不安。"惊起小红楼上梦",小红楼上的女子被这凄凉的歌声惊醒,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使她的内心世界更加复杂。"悠扬。只在佳人锦瑟傍",歌声虽然悠扬,却只能陪伴着佳人,锦瑟声中,透露出无尽的相思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秋色照波明。夹岸芙蓉似锦城。

罨画楼台红粉面,轻盈。未许黄徐写得成。

一舸载杨琼。共醉花前玉笛声。

犹记青鸾和月跨,三生。我是仙家石曼卿。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庚]韵

南浦

花落楚江流,过西山、雨涨渔村无路。

双浆载愁来,苹沙外、惟有盟鸥相觑。

春波碧草,送君曾是伤情处。

依旧朝云飞画栋,秋满鹤汀凫渚。

斜阳三两人家,□青旗影里,炊烟一缕。

弦索夜深船,凄凉听、还似西风湓浦。

征鸿去尽,梦回明月生烟树。

如此山川无限恨,都付一尊怀古。

形式: 词牌: 南浦

春从天上来

袅袅秋风。听响彻云间,彩凤啼雄。

嬴女飞下,玉佩玲珑。肠断十二台空。

渺霜天如海,写不尽、楚客情浓。烛销红。

更锵金振羽,变徵移宫。

扬州旧时月色,叹水调如今,离唱谁工。

露叶残蛾,蟾花遗粉,寂寞琼树香中。

问坡仙何处,沧江上、鹤梦无踪。思难穷。

把一襟幽怨,吹与鱼龙。

形式: 词牌: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同王继学宪使赋

十里红楼。问声价如今,谁满扬州。

白发书记,此日重游。听取席上名讴。

拥冰弦斜伫,更为我、敛笑凝眸。觅黄骝。

看端端怎比,楚楚风流。

殷勤砑绫小草,写不尽宫妆,一段春柔。

淡水疏花,知谁消受,几度帘卷香收。

怕巫娥归去,空惆怅、梦断情留。把离愁。

付行云行雨,楚尾吴头。

形式: 词牌: 春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