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馀山溜涨春沟,欲上危亭奉燕游。
前望篮舆转城角,恍疑仙步在鳌头。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间溪流涨满春沟的景象,诗人欲登高亭,与友人一同游览。远眺时,他看到一辆竹轿拐向城角,仿佛自己正站在巨鳌之首,感受着仙人的步履。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通过“雨馀山溜涨春沟”这一句,描绘了雨后山间溪流充盈、生机勃勃的景象;“欲上危亭奉燕游”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登高远眺,与友人共享这美好时光的愿望;“前望篮舆转城角,恍疑仙步在鳌头”则是诗人通过视觉和想象,将眼前的景象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近郭风光日日新,城头溪上互寻春。
欲知昨日篮舆客,便是今朝画舫人。
出郭爱暄韶,芳蹊接涧桥。
轻车侵草色,飞盖拂林梢。
自得行春乐,且无眠昼嘲。
浅黄看柳嫩,淡碧辨山遥。
此院游曾记,他林隐倦招。
放怀天地阔,落日听歌樵。
茅亭高对杏花丛,漠漠阴云小雨中。
蜀锦濯来添润色,燕脂洗出变轻红。
幽香肯怯残梅妒,腻艳尤便弱柳笼。
不放晴阳老芳态,令人曲意度春工。
花里深深使语传,银壶乘酒副珍鲜。
翰林旧德垂情至,鹤发慈亲荷惠偏。
寿盏此时添乐只,綵衣今日倍忻然。
却吟鄙句通铃阁,匪报尤惭木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