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日午忽作热,乘凉向林闾。

千峰争吐云,布空只斯须。

飒飒飘寒丝,时密还时疏。

瞥眼旋放晴,岚光幻有无。

回头语栖云,名下果无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从炎热转为清凉,再到细雨飘落,最后放晴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动态与变化之美。

首句“日午忽作热”,简洁地勾勒出夏日正午时分的炎热景象,为后续的转折埋下伏笔。接着,“乘凉向林闾”一句,诗人选择在树林间寻求凉爽,展现了人们面对酷暑时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千峰争吐云,布空只斯须”描绘了云雾在山峰间涌现,又迅速散去的瞬间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飒飒飘寒丝,时密还时疏”则细腻地描写了细雨的飘洒,时而密集,时而稀疏,生动地展现了雨的轻盈与多变。

“瞥眼旋放晴,岚光幻有无”两句,描绘了雨后放晴的瞬间,山岚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

最后,“回头语栖云,名下果无虚”一句,诗人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云彩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真实,呼应了诗题“细雨”,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从热到凉,再到细雨,最后放晴的自然变化过程,以及诗人对这一过程的观察与感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云寺

山寺清幽号碧云,朅来正值淡秋旻。

时霏四点五点雨,都现满字半字文。

野鸟下来谈梵谛,俗僧去尽悦声闻。

炉中何用沉檀火,意叶心香大地薰。

形式: 七言律诗

试泉悦性山房

招提北首搆山房,松竹阴森四座凉。

每试名泉知性悦,况当净域领秋光。

鱼如不翼飞云表,荷自无根茁峤傍。

为涧为溪功德遍,谁知天半此源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洗心亭

亭子山房侧,题檐号洗心。

水周八面澈,竹护四邻深。

空翠波间落,秋阳峰罅临。

云栖同异处,明岁试重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张宗苍山水

山水处张山水画,凭观忽讶未题诗。

精神入后无差别,正是静宜秋晓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