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八)

山林往不返,朝市去无回。

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

次山称漫仕,彭泽赋归来。

堪笑胁肩子,相从不待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山林中的隐逸生活无法回头,朝堂与集市的忙碌生涯无法返回。
能够安于困厄和显达的人,才是真正明白出处选择的人。
王次山以闲适的态度做官,陶渊明则写下《归去来兮辞》表达回归田园的愿望。
可笑那些曲意逢迎之人,他们互相追随并不需要别人的撮合。

注释

山林:指隐居的山野生活。
往不返:无法回头,指不再回归世俗生活。
朝市:指朝廷或集市,象征世俗社会。
去无回:离开后不会回来。
能乐:能够享受。
穷通:困厄和显达。
出处:出仕或退隐的选择。
次山:王次山,唐代诗人,这里代指悠闲做官的人。
彭泽:陶渊明,东晋诗人,曾为彭泽县令,有归隐之意。
赋归来:写有《归去来兮辞》的归隐行为。
胁肩子:形容人曲意逢迎的样子。
相从:相互跟随。
媒:媒介,这里指撮合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名为《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八)》。诗中表达了对山林隐逸与朝市功名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前两句“山林往不返,朝市去无回”描绘了选择不同道路的人们,一旦踏入山林或投身朝市,往往难以回头。接下来,“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强调了真正理解人生起伏、懂得享受贫穷与显达的人,才是真正明白进退之道的人。

诗人引用了卢仝(次山)的隐逸态度和陶渊明(彭泽)的归隐之举,以此表达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赞赏。“次山称漫仕”指的是卢仝以漫游为官,不拘泥于权位;“彭泽赋归来”则指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而辞官归隐,《归去来兮辞》是其代表作。

最后两句“堪笑胁肩子,相从不待媒”讽刺了那些在官场上阿谀奉承、攀附权贵的人,他们如同需要媒婆牵线才能结交朋友,与前文的隐士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独立精神的推崇。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七)

秋心惊杵急,远目见潮回。

衰日可爱也,楚风真快哉。

卷开前圣对,竹动故人来。

去鲁迟休怪,谋身耻自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五)

轩组挽人力,万中无一回。

急流能退者,舍我有谁哉。

此意何时遂,相携归去来。

东皋春雨足,荷锸听鸠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四)

医手无三折,愁肠漫九回。

宦情聊复尔,世事转艰哉。

狂态未能免,新诗特地来。

从今罢歌舞,焦尾听无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三)

野意楼前满,秋声树杪回。

岁华行老矣,午梦思悠哉。

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

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