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高高的栏杆周围吹起了凉风,清澈的河流上晨光初照。
秋天的声音向野外飘散,清爽的气息从山间自然涌来。
天边的大雁开始返回,屋檐下的燕子已经归来。
如果不是烟雨黄昏,我将在何处梦回那阳台呢?

注释

高槛:高高的栏杆。
凉风:凉爽的风。
清川:清澈的河流。
旭景:早晨的阳光。
秋声:秋天的声音。
野去:向野外扩散。
爽气:清爽之气。
山来:从山中传来。
霄外:天边。
鸿:大雁。
檐间:屋檐下。
燕已归:燕子已经归来。
烟雨夕:烟雨黄昏。
梦阳台:梦回阳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美好的景象,诗人在高高的城垣上感受着凉爽的风,面对着开阔的旭日美景。秋天的声音似乎随着野径远去,而山间清新的空气也随之弥漫。这时,天边的鸿雁开始返回,而屋檐下的小燕子已经飞回了它们的家。诗人并没有因为傍晚的烟雨而感到烦恼,却在想象着某个地方的阳台。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情绪。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

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

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

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

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形式: 排律 押[翰]韵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形式: 古风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形式: 古风 押[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