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去知时候,堪怜异众禽。
双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
寄宿雕梁稳,衔泥柳岸阴。
栖身自有处,鹰隼莫相侵。
这首诗名为《咏燕》,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展现了它们独特的飞行规律和对家园的执着。
首句“来去知时候”,表达了燕子对时间的精准把握,它们懂得在适宜的季节和时间飞翔或归巢。接下来的“堪怜异众禽”则流露出诗人对燕子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怜爱之情。
“双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描绘了燕子在春雨中成双结对,轻盈地飞翔,于精致的画堂内低语,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燕子在梁间筑巢的场景在“寄宿雕梁稳”中得以展现,显示出它们的稳重与安心。
最后一句“栖身自有处,鹰隼莫相侵”告诫其他猛禽,尽管燕子看似柔弱,但它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希望其他动物不要轻易侵犯。这不仅是对燕子的保护,也寓含了诗人对弱小生灵的关爱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燕子的生活智慧和坚韧精神,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默坐怀幽趣,谁知动郁陶。
窗虚残月在,天静少微高。
书去言难尽,眠来梦亦劳。
终期冒风雪,乘兴泛轻舠。
山耸湖心住任缘,考槃茆舍闭深烟。
月澄秋水牵吟思,花满春岩照困眠。
触石微云闲致雨,鸣皋孤鹤静闻天。
会抛此景相寻去,渺渺沧江片席悬。
地僻人稀到,病来无话端。
远山游未得,终日卧中看。
药箧经梅润,松窗过雨寒。
唯师知我趣,尘事绝相干。
势与群峰绝,崔嵬几倦登。
波澄涵倒影,云尽露危棱。
景象全胜画,林泉半属僧。
何人凭郡阁,西望翠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