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孤雁

淡淡湖天。只荻花千里,不似春鲜。

自从孤零,怕拖秋色,那知羁苦偏在霜边。

悠悠梦冷潇湘水,省往事、更许谁怜。问鸳鸯。

几生修到,良好因缘。离群吊影凄然。

剩缡碎羽,飞并何年。

摩空惊猎,趁风曳橹,萧寥最是,远塞荒烟。

漫漫不见南归路,纵归去、恨也绵绵。倦欲眠。

撇云飘下菰田。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淡淡的湖光天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只荻花千里,不似春鲜",寥寥数语,勾勒出秋日湖面上稀疏的荻花,与春天的繁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秋的寂寥和清新。

"自从孤零,怕拖秋色,那知羁苦偏在霜边",词人借孤雁自比,表达了孤独和漂泊之苦,尤其是当秋霜降临,这份羁旅之愁更为深重。"悠悠梦冷潇湘水,省往事、更许谁怜",词人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无人理解他的心境,显得更加落寞。

"问鸳鸯,几生修到,良好因缘",词人将自己与鸳鸯相比,感叹它们能结伴而行,反衬自己的孤独无依。接下来,词人描述了离群独飞的雁,"离群吊影凄然",表达了深深的哀伤。

"摩空惊猎,趁风曳橹,萧寥最是,远塞荒烟",描绘了雁在空中遭遇猎人追捕的惊险场景,以及在荒凉边塞的孤独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寂之情。

"漫漫不见南归路,纵归去、恨也绵绵",词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即使归去,也无法消除心中的遗憾和哀愁。最后,"倦欲眠。撇云飘下菰田",以雁儿疲倦地落在茭白田上作结,形象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

整体来看,张慎仪的《惜黄花慢·孤雁》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只孤雁的秋日旅程,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102)

张慎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风第一枝.次孙伯勃秋思韵

烛影摇魂,琴心写怨,幽悰历乱无绪。

梦回月下清砧,书断霜前碧树。

素心人远,知更在、何时欢聚。

且权把、寸寸相思,先付与云归处。

帘幂幂、残花香腻。檐扑扑、碎玲风细。

可怜烂锦年华,犹恋仓皇袱被。

炎凉阅尽,有种种、来去问谁。

家笼竹、蜚声吹起,那人愁思。

形式:

念奴娇(其一)雷仲宣庚子感怀,次坡韵见示,依韵奉答

青羊一变,又骎骎厄到,中原文物。

八道狼氛连海角,破坏幽燕半壁。

矗矗琼楼,翁翁玉宇,高处寒如雪。

踌躇四顾,可有回天英杰。

也曾搔首问天,问天无语,孤愤凭何发。

瑶草琪光乱成阵,怎不豪情都灭。

三尺吴钩,几编乐府,俯仰悲霜发。

宵分人情,忍看剑外残月。

形式:

念奴娇(其二)水亭观白莲

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

形式:

喜迁莺.重九小饮丞相祠堂

重阳无雨。向别径侦秋,灵祠载酒。

满地紫苔,半庭黄叶,掩映夕曛如绣。

不似少游风景,对此那堪回首。低回久。

叹惠陵古木,寒鸦依旧。偕友。

登高去,恅愺心情,问有人知否。

落帽且嘲,采萸聊祓,已在酒阑时候。

思量一年一会,今日之游已彀。人散后。

欲拈毫题壁,西风正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