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雨.秋日怀嘉定表妹

正清秋天气雨初晴,薄暮嫩凉侵。

渐白萍风起,莲衣零落,桐叶萧森。

来雁不传芳讯,云树影沉沉。

减却清游兴,冷醉孤吟。

望处半竿残照,共炊烟一缕,阁住疏林。

却高楼谁倚,横笛诉离心。

怕思量、八年前事,任疏花、红瘦倦幽寻。

无聊甚、倩如钩月,来伴更深。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后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开篇“正清秋天气雨初晴”,点明了时节与天气,清新的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略带哀愁的基调。

“薄暮嫩凉侵”一句,将傍晚时分的微凉之感生动地描绘出来,仿佛能感受到那轻轻拂面的凉意。接下来,“渐白萍风起,莲衣零落,桐叶萧森”几句,通过白萍、莲衣、桐叶的动态变化,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凋零,寓含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来雁不传芳讯,云树影沉沉”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寂寥与凄美,大雁南飞,却未能带来远方的消息,云树之间,光影交错,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减却清游兴,冷醉孤吟”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景面前,却因内心的情感而感到孤寂与冷清,只能借酒浇愁,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复杂与深刻,使得读者能够深深共鸣。

“望处半竿残照,共炊烟一缕,阁住疏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静谧画面,半竿残阳与炊烟交织,疏林遮挡,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却高楼谁倚,横笛诉离心”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有横笛声声,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种孤独与哀愁,不仅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人生离合的感慨。

“怕思量、八年前事,任疏花、红瘦倦幽寻”则回忆起八年前的往事,那些美好的记忆如今已成过往,如同红花逐渐凋零,让人感到岁月无情。这一段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无聊甚、倩如钩月,来伴更深”以月为伴,表达出在孤独与寂寞中寻求慰藉的心境。月虽明亮,却无法真正填补内心的空虚,只能作为孤独的见证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如此江山

百年几度逢今夕,当头月明如镜。

曲绕花阴,闲凭阑角,酒面被风吹醒。霜寒鹤警。

指楼阁参差,塔灯红映。

敲破尘心,一声清磬出峰顶。

良宵偏爱漏永,向溪桥伫立,无限幽兴。

树色迷蒙,水痕清浅,凉浸一天星影。此时此景。

讶玉宇蓬壶,还在人境。便欲乘风,漫愁鸾背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买陂塘.题汪邺楼师仓山读书图

问山灵、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

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香雾袅。

恁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峰屏绿绕。

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傅红犹记娇小。

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临墨沼。

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

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木兰花慢.寄小芬二妹洛中

指烟峦一角,认十载、旧欢场。

记花坞题红,柳堤拾翠,春满江乡。芳塘。

半篙涨暖,约兰闺彩伴泛轻航。

不识闲愁滋味,憨嬉九十韶光。神伤。蓦地饮离觞。

分袂怅河梁。纵雁足传情,蝇头寄恨,轮转柔肠。

凄凉。夜来细雨,慰无聊谁与话西窗。

一夕心驰洛浦,梦回人隔潇湘。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庆春泽慢

黛泼山眉,青回柳眼,愔愔天气初晴。

又到花朝,彩幡红飐苔阴。

曲阑干外东风软,破春愁、燕语忪惺。

暗消凝,几日春寒,瘦了梅魂。

桃花潭主殷勤甚,借名流池馆,小盍朋簪。

伫月人疏,一痕新绿黏云。

银灯细缀星光璨,听谁歌、金缕声清。

嘱啼莺,绾住韶光,莫便飘零。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