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
等閒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怅惜年光怨子规"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而又难以把握的哀叹,"王孙见事一何迟"则是在反问,作为贵族后裔,面对世事的发展却感到行动上的迟缓和无力感。
"等閒春过三分二"中的“三分二”可能是指春天已经过去了大部分,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这里使用数字比喻手法,增强了季节流逝的意象。"凭仗桐花报与知"则是在表达即使时间在流逝,但依然可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感知和传递信息。在这里,桐花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一种媒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时光、命运以及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壁间墨客扫龙蛇,所写诗佳字亦佳。
忽见一诗增感慨,吾家宗伯老秋崖。
锦城春色万人迷,饭颗无心著品题。
实不如华谩秾艳,秋霜谁觑海棠梨。
谷雨已过又梅雨,故山犹未致新茶。
清风两腋玉川句,三百团应似太誇。
舞姬初试薄罗衣,趁蝶随蜂玩午晖。
各折一枝入深院,欢声赢得绣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