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

曾快重登黟顶客,又参末席幔亭孙。

偶随九曲萍荄质,若记千围楠树根。

游意凌云前后海,客躯换骨十三门。

人生脱屣谈何易,归去收身且蛰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筠所作的《出山》,表达了作者重游名胜的心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首句“曾快重登黟顶客”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黟顶的喜悦之情,暗示着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次句“又参末席幔亭孙”则暗指他在文人雅集中重新融入,以幔亭孙自比,表达谦逊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

第三句“偶随九曲萍荄质”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萍根,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自身的漂泊。第四句“若记千围楠树根”则借楠树根深蒂固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

“游意凌云前后海”进一步展现诗人志向高远,眼界开阔,视界超越了眼前的山水,涵盖了天地之间。而“客躯换骨十三门”则寓言自己在知识和精神上的脱胎换骨,经历了重重磨砺。

尾联“人生脱屣谈何易,归去收身且蛰存”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如脱屣(轻视世俗)般容易,但真正回归内心,保持宁静却是不易。他选择蛰居,等待时机,体现了淡泊名利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朱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1)

朱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茶洋

略过危岭入茶洋,面面危滩缭短墙。

柏乱梅花球未落,石惊龟壳蛤堪尝。

奸穷怪变平知好,冲澹萧疏妙欲忘。

一叶落红飞竹轿,拈来莫似静中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卓坑

缘溪忽折俨篷舟,鳞瓦通桥妙略收。

几日砂枫辞峡里,一峦烟竹记宣州。

卓坑楝子悬如镜,福院蕉阴碧过秋。

萦绕何堪情绪乱,莫教好景又盈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星桥

迂道层云指石门,桥过七里七星存。

隔年滩发青如滴,傍砢山桃红欲喷。

更与试巇偿往度,似因跻胜认斯村。

武夷小小亲来别,莫敝精神心自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枫岭出福建界

颇怯南歊恋朔空,未知歧路即西东。

蚴虬螭断滩中石,璀璨砂希岭上枫。

晏岁何堪层嶂别,早餐略耐几竿风。

故人踯躅炎云外,我自加裘忆尔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