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下溪行

白岳朝真罢,乘桴下小溪。

急湍清见底,芳草踏成蹊。

傍树山楼出,眠鸥浦溆低。

不须歌越调,落日到城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齐云山的真观归来后,乘船沿小溪而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白岳朝真罢”,点明了诗人清晨前往齐云山朝圣的情景,白岳象征着神圣与纯洁,朝真则表达了对宗教或自然之美的崇敬之情。接着,“乘桴下小溪”一句,以“乘桴”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舟顺流而下的动态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悠然的气息。

“急湍清见底,芳草踏成蹊”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溪水的清澈与两岸生机勃勃的景象。湍急的水流清晰可见,仿佛能映照出诗人的心境;而芳草在行人的踩踏下,形成了一条蜿蜒的小径,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傍树山楼出,眠鸥浦溆低”描绘了沿途的另一番景色:山间楼阁依稀可见,似乎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而沙滩上,鸥鸟悠闲地栖息,与水面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山林与水边的不同风貌,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最后,“不须歌越调,落日到城西”一句,以“不须歌越调”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无需借助音乐来抒发情感,因为眼前的景色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篇。而“落日到城西”则以时间的变化,暗示了旅程的结束,同时也寓意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齐云山下溪行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

章嘉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荆州

迢递长征客,徘徊故郢墟。

风烟平野阔,沙月大江虚。

峡近啼猿切,天寒落雁疏。

萧萧荒草遍,惆怅楚宫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忆槎上旧居

千古浮槎处,吾庐乃在兹。

云沙重护宅,潮汐宛通池。

野鸟啼花径,渔人唱竹枝。

白衣诸故老,伏腊互传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夜来千里雪,晓起遍长安。

转觉西山近,宜从上苑看。

河冰难渡马,野艇尽投竿。

最苦东征士,关门击柝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同周公瑕屠纬真俞羡长石湖玩月分赋得天字

今夜清秋月,江桥一串悬。

树深潜滴露,水阔不分天。

满载官厨酒,听弹商女弦。

薄寒风渐紧,主客未回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