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三月雷堂口,多少游丝浴鹭。

正潋滟、文縠初平,金沟种满芳树。

屏幕津楼斜蘸水,秋千春院閒吹絮。

喜夹衣初试,艇子一双摇去。

阵阵鬓丝,层层帘影,齐问平山渡。

隔船纱、袅袅亭亭,影落绿波深处。

照菱花,水面明妆,唱竹枝,风前诗句。

又东园、芍药才红,金铃争护。

兰桡小拢,看绕径裙花,漾尘微步。

渐铺遍氍毹,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红子低敲,青梅小摘,栏杆却立频回顾。

蓦地见、玉钩斜下路。

伤心吊古,黯然偷注横波,此处是隋皇墓。

几番怊怅,流水东风,往事浑无据。

且趁江流正滑,好放蜻蛉,慢摇纨扇,重歌金缕。

暝翠将沈,船头欲转,茱萸湾子红桥下,妒游童、宝马将人觑。

可怜此际归来,两岸榆钱,一天丝雨。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游历平山堂的景象。开篇以“三月雷堂口”起兴,展现早春时节雷声唤醒生机,鹭鸟在游丝中嬉戏。接着描述了湖面如镜,金沟两旁种植着繁花似锦的树木,景色宜人。津楼倒映水中,春院内秋千轻摆,女子们悠闲地吹絮,初试夹衣,乘舟而去。

随后,词人细致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如鬓发随风、帘影重重,以及平山渡的美景。湖光山色中,菱花倒映,女子们唱着竹枝词,如诗如画。东园的芍药盛开,金铃环绕,兰舟轻摇,女子们欣赏裙花,步履轻盈。

随着夜幕降临,月光洒落,词人感叹历史遗迹,隋皇墓就在附近,引发怀古之情。他感慨往事如烟,流水东逝,只剩江流、蜻蛉和纨扇中的歌声。在暮色中,船行至茱萸湾红桥下,看到游童骑马,引发更多感伤。

整首词以春日游平山堂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沉思,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陈维崧的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词人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评话

雨滴梅梢,雪消蕙叶,入春难得今宵暇。

倩他银甲凄清,铁拨纵横,声声迸碎鸳鸯瓦。

依稀长乐夜乌啼,分明湓浦邻船话。腕下。

多少孤城战马。一时都作哀湍泻。

今日黑闼营空,尉迟杯冷,落叶浮清灞。

百年青史不胜愁,两行银烛空如画。

形式:

唐多令.春愁

蝉鬓隔花阴,香肌压翠衾。风前一笑掷千金。

记得那时明月底,刚半线,露丹襟。

银钥杳沈沈,朱楼阻信音。流莺啼破绿窗深。

清泪未弹红泪滴,流不了,到如今。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

关著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

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过涧歇.显德寺前看枫叶

岚翠浓于草鞋夹。绕坡细流,潨潨暗通苕霅。

谷声遝。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

此间景,纯得关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苍皮,霜彫黛甲。秃干争欹压。

笑语同游,黄叶鸣檐,丹枫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锸。

形式: 词牌: 过涧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