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泉源山下延平旷,路入松关起清爽。
飞云西峙积翠台,突兀三千六百丈。
杏花片片铺金坛,天风吹桂香漫山。
游人尽去萝月上,觉我身世非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通过对泉源、松关、飞云西峙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而又壮丽的山中世界。
"泉源山下延平旷,路入松关起清爽" 一句,设定了诗人行走于一片开阔的山谷之中,泉水潺潺,气氛清新。"飞云西峙积翠台,突兀三千六百丈" 再现出一幅雄伟的山势图景,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以震撼。
"杏花片片铺金坛,天风吹桂香漫山" 描述了一种和谐而美好的自然景象,杏花如金色地毯铺展开来,与天风中飘散的桂花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宁静与雅致。
最后两句 "游人尽去萝月上,觉我身世非人间" 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愿望。萝月是古代指明月当空之时,此处可能暗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绪。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己与世俗界限已然分开,不再属于喧嚣的人间。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篇融合了山水之美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不详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
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
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
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
曲水溅裙三月二。马如龙、钿车如水。
风扬游丝,日烘晴昼,人共海棠俱醉。
客里光阴难可意。扫芳尘、旧游谁记。
午梦醒来,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
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
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
自别后。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
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
莫谩被、春光僝僽。
人才七泽盛三湘。前辈敢追望。
惭愧史君劝驾,杯前重赐篇章。
雷风断送,鱼龙变化,云路蜚骧。
德意如何报称,短歌莫写毫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