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绮波流晴镜。中有缃桃千顷。下渔舟,烟光窈。
都寻到。茅舍竹篱空好。无计可携家。始怜花。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清绮波流晴镜",比喻水面如明镜般清澈,反映出晴朗的天空,给人以宁静之感。"缃桃千顷"则描绘了大片的桃花盛开,色彩鲜艳,如同一片桃源仙境。
"下渔舟,烟光窈",渔舟在烟雾缭绕的水面穿梭,增添了神秘与诗意。"都寻到"三字,表达了诗人追寻这美景的心情,可能是在寻找某种心灵的寄托或隐逸的理想生活。
"茅舍竹篱空好",简朴的农舍和竹篱构成的画面,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质朴,令人向往。然而,"无计可携家"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无法将这份美好带回家中。
最后,"始怜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繁花的深深怜爱,也可能是对无法留住的美好时光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人生哲思。
不详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阑干面面堪垂手。清润园林花落后。
移红换紫絮才多,晕色涂香波语秀。
东塘桃李西塘柳。胜地寻常随处有。
当时一笑对春风,争免重来成感旧。
轻蝶粉,净窗油。故香愁。早是旧家如扇月,晓奁收。
微雨归燕妆楼。帘间事,待说还休。
弹尽一春红粉泪,只清流。
宫莺漫妒花颜色。蜀道魂无极。几时上苑与移根。
不向蛮乡烟驿染啼痕。疏疏过尽斜阳雨。
一任春归去。不如小鸟泪能红。
只爱道人装束旧家风。
吹尽桃花舞彩空。已知歌泪不能红。
十分闲与好帘栊。
雨后絮云新粉态,镜边螺绿旧珍丛。
直须人懒似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