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稶所作的《大忠祠》,通过“凤舰龙舟”这一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感慨。首句“凤舰龙舟一旦空”,以“凤舰龙舟”象征辉煌一时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暗示其最终归于消逝,留下深深的遗憾。接着,“至今遗恨水晶宫”一句,将这种遗憾具象化为“水晶宫”的遗恨,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不可逆转性和人物命运的悲凉。
“诸公漫有扶天力,一旅难成逐鹿功”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上的诸多努力比作“扶天力”,但面对复杂的历史进程和巨大的变革,即使是再大的力量也难以改变最终的结果,如同“一旅难成逐鹿功”,即使有再强的势力也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这两句深刻揭示了历史进程中个人或集体力量的局限性。
“此日有祠传俎豆,当时无地著英雄”则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历史,强调了后人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追思。尽管在当时没有足够的空间或机会让英雄们施展抱负,但在后世,他们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纪念,通过祭祀和供奉(俎豆)的形式被人们铭记。这反映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和时间的流逝对个体影响的深远。
最后,“忠魂不化辽阳鹤,常伴神龙碧海中”以辽阳鹤和神龙为意象,表达了对忠诚之魂的永恒怀念。忠魂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如同辽阳鹤般自由翱翔,又似神龙般深藏碧海之中,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忠诚精神的独到见解,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