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督府平寇诗用韵

汉家租赋岁频蠲,何事妖氛漫斗躔。

廊庙玉符分上将,江城虎幄集群贤。

扶桑夜静逢时雨,五岭春回起夕烟。

尽道楼船下南粤,风光重见武皇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为赞扬张督府平定叛乱所作。诗中以“汉家租赋岁频蠲”开篇,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国家减免赋税政策的肯定,同时也暗含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反思。接着,“何事妖氛漫斗躔”一句,通过描绘妖氛弥漫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叛乱的混乱与动荡。

“廊庙玉符分上将,江城虎幄集群贤”两句,运用了古代官制和军事术语,赞美了张督府在平叛中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精神。其中,“廊庙玉符”象征朝廷的决策与权威,“上将”指最高军事指挥官,“江城虎幄”则形容督府驻地的雄伟与军事部署的严密,“集群贤”则强调了团队中人才济济。

“扶桑夜静逢时雨,五岭春回起夕烟”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平叛的成功与和平的到来。扶桑象征着东方的希望与光明,夜静时的及时雨预示着困难即将过去,五岭春回则暗示着战乱之后的生机与复苏,而“起夕烟”则描绘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最后,“尽道楼船下南粤,风光重见武皇年”两句,表达了人们对张督府平叛功绩的高度赞誉,以及对国家再次繁荣昌盛的期待。其中,“楼船下南粤”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南征北战的场景,而“武皇年”则是借指盛世,表达了人们希望国家能够重现辉煌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既赞扬了张督府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也寄托了人们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山人山居用韵

笑看苍龙护野桥,桃源去路觉迢迢。

空斋初下徐生榻,老树犹悬巢父瓢。

砚洗池塘将月溷,茶烹竹叶和云烧。

当年羽翼谋臣计,黄绮何曾为汉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金山诗

金城碧榭倚穹苍,尽道新开汉署郎。

长夏浑如对阴雪,游人不信是炎荒。

雨馀村树歌鸿雁,洞里箫笙引凤凰。

此日重来怜胜集,明朝相望渺烟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新秋清远道中呈樊督学劳屯田时二公并行县适予发舟会城因与俱西

烟波万顷接清秋,星使双飞动远州。

青琐昔曾闻抗疏,兰宫几复羡名流。

乾坤气合雌雄剑,湖海今看李郭舟。

此日西行岭外客,谁知风雨更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用前韵和樊督学二首(其一)

霜清梧叶晓峰秋,俄见风行海外州。

十载名高岛夷识,百年道在日星流。

山开紫翠云归寺,沙动微明月满舟。

尽道文翁能化蜀,全胜陆贾越南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