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空书来震旦,康乐造渊微。
贝叶深山译,曼花半夜飞。
香清虽透笔,蕊散不沾衣。
旧社白莲老,远公应望归。
这首诗《雨花台》由宋代诗人杨杰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花台的自然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空书来震旦,康乐造渊微”,以“空书”开篇,暗示了雨花台的静谧与深远,引出“康乐造渊微”的意境,康乐指的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此处借以表达雨花台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如同谢灵运般深邃。
颔联“贝叶深山译,曼花半夜飞”,运用了“贝叶”这一佛教文化元素,象征着雨花台作为佛教圣地的庄严与神秘,同时“曼花半夜飞”则描绘了一幅夜晚曼花轻盈飘舞的美丽景象,展现出雨花台夜色中的宁静与生机。
颈联“香清虽透笔,蕊散不沾衣”,进一步描绘了雨花台的香气与花蕊的轻柔,即使香气穿透纸笔,也不会沾染衣物,体现了雨花台环境的纯净与高雅。
尾联“旧社白莲老,远公应望归”,以“旧社白莲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而“远公应望归”则表达了对古代高僧远公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雨花台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不详
君勿爱清凉,清凉如火如沸汤。
君勿恶炎热,炎热如冰如积雪。
勿爱亦可恶,未是逍遥处。
君不见海会山前一条路,一车来,一车去,今古转辕何日住。
落花时节雨初晴,黄莺枝上分明语。
释迦八万四千塔,一在江南古道场。
无碍展开青髻发,最初分得白毫光。
闻说隐君子,天和长自如。
卮言庄叟意,谷水士衡居。
穷达命已定,利名心顿疏。
绣溪归未得,吾亦爱吾庐。
四海生灵困,柴桑牧札瘥。
奸臣窥社稷,盟主奋干戈。
百甓防休逸,分阴贵切磋。
升天九重逼,破贼一亟多。
贪吏羞移柳,游民愧盗禾。
母贤移训诲,友益愿渐磨。
鹤化丧家客,龙飞古壁梭。
南州浸馀泽,东晋决颓波。
诫重樗蒲戏,声腾仕女歌。
中原力难致,白首泪滂沱。